首页 防骗案例 正文
  • 本文约921字,阅读需5分钟
  • 157
  • 0

金融消费维权意识虽提高,但部分消费者不知维权途径易被利用,如李先生上当事件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4月7日 09:13,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其实,像李先生这样碰到打着“代理维权”旗号,声称可以帮助“解决债务”“修复征信”等的诈骗事件时有发生。对此,宁波通商银行建议金融消费者通过“四步走”理性维权:

宁波银行贷款诈骗_宁波通商银行贷款合法吗_宁波通商银行贷款骗局

金融消费方式日渐丰富,金融知识普及持续渗透。因此,金融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自身享有的权益,维权意识明显提高。然而,仍有部分金融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该通过何种途径反映诉求宁波通商银行贷款骗局,这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被不法分子利用,埋下较大风险隐患。

年前,李先生身负 10 余万元债务。他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广告,广告称“亲测有效,教你贷款不用还利息”。广告还表示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退息方案并提供全程协助,并且如果不成功还能全额退款。李先生支付了 3000 多元的服务费。对方“老师”给他发送了三段话术。让他试着与贷款机构自行去协商。但这样做没有取得成效。当李先生想要退款时。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了。

其实,李先生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即碰到打着“代理维权”旗号宁波通商银行贷款骗局,声称能够帮助“解决债务”“修复征信”等的诈骗事件。宁波通商银行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不当维权会带来诸多问题,它不但会挤占正常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并且会使消费者面临以下风险:

财产存在受侵害的风险。不法分子常借“维权”来牟利,他们会煽动消费者投诉银行以减免息费,同时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此外,他们还会设置陷阱,诱导金融消费者陷入非法集资骗局。

不法分子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等信息,这些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的风险;不法分子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手机号等信息,这些信息存在被非法泄露的风险;不法分子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这些信息存在被买卖的风险。

消费者因拖延还款会留下信用污点,这会导致个人征信受损。这种信用污点会影响今后的贷款申请,情况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对此,宁波通商银行建议金融消费者通过“四步走”理性维权:

一、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

二、申请第三方机构调解。

三、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宁波通商银行提醒广大消费者,需持续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要树立起理性消费的意识,同时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还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倘若遇到金融纠纷,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依照法律规定,提出合理的诉求,以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史玲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