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微淼启牛学堂非法荐股割韭菜,理财课骗局背后的财商教育乱象揭秘
央视曝光了新的“骗局”,这令人震惊。微淼和启牛学堂被指涉嫌非法荐股,以此“割韭菜”。
工资不够,那就赶紧去学理财吧。某某某借助“睡后收入”达成了财富自由。这类广告在各大媒体上频繁出现,那些吸引人眼球的广告词恰好满足了渴望财富升值的人群的迫切需求。
理财业务从银行直营剥离,银行理财全面进入净值化时代。在此情况下,消费者更需学习理性、科学的投资理念,而财商课也成为了大部分人的首选。
然而市面上的财商课机构质量有好有坏。很多人不但没有通过学习让财富升值,还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处境,即先亏了学费,接着理财也亏了。到底是自己没有学会呢,还是财商课的本质其实就是“割韭菜”呢?
理财课“骗局”的背后,“割韭菜”套路多?
我国财商教育相较于国外发展较为缓慢。然而,对于财商课的授课模式,大部分中国人或许都不会感到陌生。
几乎每家书店的畅销区都有不少关于“成功学”的书籍。那些所谓成功人士的自传内容,和当下大多数财商课的授课逻辑是一样的,都套用一个模板。区别在于,一个是教经商,一个是教投资理财。前者可能只是在理念上进行传授,即便理念错误,也不会给人带来太严重的后果。而后者不仅教理念,还有名师“教”人进行实际操作。
报名参加了微淼财商课的小白理财课,花费了 12 元。听过课后知晓,课程重点是向学员推销 6998 元理财进阶教程。在此过程中,授课老师以所谓的“成功案例”来论证课程的有效性。
有学员在交完钱后发现,自己花 6998 元购买的是线上录播课,并且课程内容也不符合自身预期。然而,当该学员想要申请退费的时候,却被告知“有一次没有按时交作业就不可以退费”。
微淼存在的第一大问题是通过低价课将学员引流至高价进阶课,然而当课程质量存在疑问且不符合学员预期时,退款便变得困难。
发现微淼财商课所谓的专业老师资格存在问题,还将“主动基金”解释为他人推荐的基金。当以学生身份致电微淼商学院相关招聘人员并存疑后,对方称在微淼毕业后有机会应聘全职讲师。
一人在 2017 年底购买了进阶课,之后晋升为微淼讲师。他称微淼招聘老师对学历要求不高,大专起就可以,现在也有要求本科以上的讲师。不过这只是他个人的说法,不能排除主观揣测的可能性。
讲师的从业资质存在疑问,可能并不具备教授他人的能力,这是微淼被曝光的第二个大问题。
微淼工作人员称授课老师能给学员持有的股票提供具体建议,有学员曾购买过老师推荐的股票,之后该股票出现了大跌。
这让人对微淼这一平台的专业性产生怀疑。天眼查 APP 显示,北京微淼财商科技有限公司在 2019 年 4 月成立,封贺是该公司的创始人。
然而据红星新闻报道,封贺拥有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他的学习方式是“夜大”,这种学习方式的入学难度较低,含金量也不高。其次,封贺的“国家理财规划师”职业证书,在 2018 年就已经从职业资格认证目录单中被取消了。
除了创始人封贺履历存疑外,封贺此前所在的公司还涉嫌诈骗。
天眼查 APP 显示,封贺持有北京金桐商业经营有限公司 45%的股份,该公司因涉嫌原油期货诈骗而被诉讼;封贺还持有上海兰坤实业有限公司 45%的股份,此公司则涉嫌现货交易诈骗。如今,这两家公司均已注销。
监管难度比较大,并且监管主体还不明确,这就导致微淼暴露问题后难以被及时察觉。正因如此,微淼曾多次遭到投诉。在 2021 年 3 月 4 日中交微理财是骗局吗,北京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了消费警示,有 15 家教育培训主体被点了名,其中微淼被投诉的次数高达 12 次,在投诉榜单中位居首位。
启牛学堂存在诱导老年人网络贷款的情况。潇湘晨报报道称,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有用户反映家里的老年人报名了启牛学堂的课程中交微理财是骗局吗,并且被诱导使用网络贷款和信用卡进行支付,然而记者未对该事的真实性进行进一步核实。
学员在上课过程中可能会因被误导而遭受财产损失,并且在上课之余也会深受财商教育机构的侵扰。
大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机构,其主要盈利来源是课程费。它们的运营逻辑较为清晰,即课程单价乘以数量就等于营收。所以,对于大部分这类培训机构而言,授课生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流量生意。
流量无法凭空产生,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无论是曾经极为火爆的在线教育,还是如今正处于发展风口的财商教育,它们都是注重营销的结果。只有通过营销获得知名度,才能够拥有持续不断的客源。
在线教育已有前车之鉴,这证明营销投入过大必然会导致企业营收失衡。一旦失去资本的支持,企业为了维持运转,就不得不降低教学质量,从而让大量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上岗。
财商教育相较于面向学生的在线教育,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理论层面来看,财商教育在师资方面所付出的成本更高。
培养一个基金经理通常需要 5 年的时间。其培养路径一般是从研究员开始,接着成为基金经理助理,最后晋升为基金经理。在海外成熟市场,培养一名基金经理大约需要 10 年的时间。而我国的基金经理培养可以说是比较快速的。
我国当下的基金人才存在较大缺口,金融行业都难以满足,教育行业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财商教育机构只能降低要求,任用资历较浅或者没有从业资历的“老师”,经过简单培训后就让他们迅速上岗。
大部分“小白”缺乏理财方面的知识储备,难以分辨出老师是否真有学识。并且财商教育机构大多会设置门槛,通过一系列方式引导暗示学员,要么是“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你自己学不会”,要么是“不是你学不会,而是没有报更高阶的课”。
互联网的节奏很快,这使得广大网民需要持续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然而,任何知识体系的构建都不是没有根基的,速成教育无法将腐朽变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