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海景房跌成白菜价无人问津,豪华海景房5折甩卖仍滞销
文/ 金错刀频道
如果说买到烂尾楼是买房第一惨酒店式公寓包租 骗局,那么第二惨是什么?
很大概率是:买到海景房。
前不久就有一条热搜,说的是多地海景房跌成白菜价也没人要。
一套位于广东惠州的海景房,经过拍卖后,其单价为 4294 元/平方米,这相当于原购房者买入价的 1.66 折。
事到如今,就连部分豪华海景房都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今年 6 月底,深圳有一套位于半山且能看到海景的顶级豪宅。这套豪宅在阿里法拍平台上架了。即便以 5 折的价格甩卖,依然没有人要。
为了把海景房卖出去,一些中介不惜使出“损招”。
在山东乳山,海景房的价格一直在下降。其中,最低房价曾经一度只有 1 千多。它甚至被媒体称作“第二个鹤岗”。并且,当地的中介还经常前往全国各地,去欺骗那些辨别能力比较弱的老人,让这些老人拿出他们的养老钱来购买海景房。
这些海景房当中,不存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景象。这里有的只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骗局。
被中介吹上天的海景房:养老、度假、升值......
在被海景房套牢前,谁也不会把它和骗局联系在一起。
海景房在想象中意味着有优质的海景与空气,还有温暖的气候。它令绝大多数人都心生向往,尤其是居住在北方的人,对他们来说,海景房是能让他们逃离干燥、严寒以及雾霾的唯一选择。
三亚常住人口数量不到 80 万。在这其中,东北人所占的数量达到了 30 万。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是拿出真金白银买海景房,光靠向往是不够的。
中介的忽悠更关键。
乳山的中介会前往别的城市,他们会雇人发放大量的传单,以此来吸引人们前往“处于国家 4A 级旅游度假区银滩境内”的那些楼盘。
离得近的人交二三百就可以组团去看楼,并且全程住五星级酒店,食宿、游玩全免;离得远需要坐飞机的人交两千也能组团去看楼,同样全程住五星级酒店,食宿、游玩全免。
然而真正等待他们的是中介无尽的洗脑话术。
1.打养老牌:海景房有保健功效
年轻人忽悠不动,所以中老年人是中介的主攻对象。
面对中老年人,话术也对症下药,包括但不限于:
国家是 4A 级景区,“联合国最适合居住的地方”位列前 2,这里有天然的“氧吧”,能看到无敌的海景,是养老的圣地……
特别是优质的空气质量,是一大宣传点。
中介称乳山银滩富含负氧离子,其含量是北京的 50 至 1000 倍。中介还说银滩空气中的含氧量特别高,只要心血管病人生活在银滩,就根本不用吃药。
一个有保健功效的住处,直戳老年人痛点。
花几十万就能够拥有一个海边的家。即便这个家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但是用来养老或者度假,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
一旦这么想,他们离彻底落入陷阱也就不远了。
2.打投资牌:租金抵月供,稳赚不赔
中介为了加大海景房的诱惑,会让中老年人相信购买海景房就是赚到了。
首先是强调稀缺性。
统计表明,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为 3.2 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的长度是 1.8 万公里,岛屿海岸线的长度是 1.4 万公里。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知,13 亿中国国人平均每人拥有的海岸线长度还不到 3 厘米。
你买的每一套都是绝版。因为海岸线就那么长,所以海景房会越来越少,以后即便有钱也可能买不到了。
物以稀为贵,升值指日可待。
其次是承诺售后包租。
购买了海景房,即便自己不住,也可以将其出租出去,通过租金来抵冲月供。倘若自己无法将其租出去,中介将会作出“包租”的承诺。
过去很多海景房的广告信息中,公然有这样的承诺:首付只需 3 万,可包租公寓,每年返还租金 8%。
能养老,还具有投资价值,那些幻想着能给子女减轻负担的老人心动了。
打一折也没人要,海景房为何沦为巨坑?
中介忽悠人,不是光凭一张嘴,还有防不胜防的套路。
例如,只接待看房团,拒绝散客,方便集中洗脑。
金鼎地产曾被爆出“强制消费者买房”。有人披露酒店式公寓包租 骗局,该公司为冲业绩,竟要求员工跪下认顾客为干爹干妈,并且还会帮不具备贷款资质的购房者办理假证。
最近凤凰网的《风暴眼》发文揭露了乳山中介的营销套路。大巴车开到乳山时已是深夜,所谓的豪华旅游不过如此。并且,到达后不让老人休息,紧接着就开始进行洗脑,诱导老人买房。
有买房意向的人和有买房实力的人总是在一起,就连去卫生间的时候也要相互盯着。
狂轰乱炸后,一些人糊里糊涂地交钱签合同。
原本想象中的免费豪华游,变成了人生中最贵、最不值的旅游。
海景房买到手后,很快就会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含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海景房里养老的美好幻想,只要住几天就足以破灭。
海风持续吹来,不一定能带来惬意之感,然而必定会带来大多数人难以忍受的潮湿。
结果是,衣服晒不干,被子晒不干。木制家具发霉长毛,就算长出个蘑菇也不稀奇。电器被腐蚀。关节炎也会找上门来。
住在海景房是更致命的,因为注定要和台风亲密接触。狂风暴雨来袭时,整个房子在颤抖,那完全有着世界末日的感觉。
在海景房住久了,与其说是养老,不如说是花钱找罪受。
另一边,养老无望,升值更是痴人说梦。
海边的居住环境不利于人类生活,所以大多数沿海城市都选择将主城区建设在离海较远的地方。
海景房所在的区域通常是一个城市的郊区。比如乳山的海景房扎堆地区,它距离市中心大概有 10 多公里;而连云港的海景房距离市中心则是 20 多公里。
这就意味着海景房区域,连最基础的人流量都没有。
没有人,就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在乳山银滩,若要买东西,倘若不赶早上的集市,那就只能去生活超市,因为小卖部可能都难以找到。要是老人身体出现突发状况,连药店都很难找到,最近的医院仅有二甲的乳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海景房的入住率较为惨淡,周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影响。前几年记者进行调查,即便在 5 至 10 月份,也就是海景房的旺季,其平均入住率也达不到三成。而到了冬季,这一数据还会降低到 5%以下。
入住率低的结果就是,冬天连暖气可能都不给。
想靠出租赚钱的人,在夏季旅游旺季能小赚几天。其余时间则处于长时间的闲置状态,导致入不敷出。
没有配套设施,没有人气,海景房养老和升值就是中介画的大饼。
之前所承诺的“售后包租”在这个时候自然就消失不见了。老人们毫无缘由地背上了一笔房贷。
坑人的不是海景房,是盲目炒作
如果这时就下结论说海景房都是坑,肯定是不客观的。
国内有海景房的地方,比如深圳、三亚、青岛等地都有不错的项目;国外的海景房,像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墨西哥坎昆等地,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闻名。
事在人为,海景房是否坑爹,这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存在急功近利的行为以及是否进行了盲目炒作。
90 年代的海南房地产极为疯狂,房价每天以 200 至 300 元的速度攀升。这使得海口和三亚的经济迅速飙升,海景房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当时人口仅 700 多万的海南,其房地产积压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一直到 2006 年,海南才勉强从这种状况中回过神来。
和海南一样,乳山同样激进。
银滩的海岸线纵深达 3 公里,绵延 20 多公里。在这条海岸线上,驻扎着大量的开发商,并且他们密密麻麻地建造了 200 多个小区。
这些海景房,给整个乳山的人住都绰绰有余。
这些地方和开发商掉进了钱眼儿里,他们只会去炒作海景房的概念,然而却没有具备将这个概念发扬光大的经营实力。
一位专家称:国外开发得很成功的那些海岸线,通常都有一个主题产业作为支撑。若没有这样的主题产业,它们大多很难继续生存。例如,澳洲的黄金海岸是以冲浪为基础的基地,大堡礁是潜水基地,泰国普吉岛是国际商务会议的中心,摩洛哥有赌场并且举办 F1 赛车活动,戛纳拥有电影产业,这些地方都实现了生活、工作、休假的一体化。
国内这些海景房项目很坑爹。它们没有合理规划,只会卖地和盖房。娱乐方面基本仅限于水上运动,根本无法形成产业,所以很难持续发展。
这种只会盲目炒作概念的情况,在房地产行业并不少见。
降温中的“环京”概念,以及降温中的“环深”概念,还有曾让李亚鹏十分上心的文旅地产。
李亚鹏在云南丽江打造了一个“雪山艺术小镇”。在最不理想的时候,整个小镇在半年时间内仅仅卖出了 961 平米的住宅和 26 套商铺。这导致他亏损严重,甚至到了下跪求放过的地步。
文旅小镇和特色小镇如果不会进行系统运营,那么它们就只会成为千篇一律且价格昂贵的小镇。
海景房的情况也是这样。开发海景房的是人类,生活在海景房里的也是人类,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个概念来维持。
海景房有多美好,从来不取决于海。#行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