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防拐防骗安全演练活动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防范能力
活动目标
为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拐骗及幼儿安全事故发生,让幼儿牢固树立“不跟陌生人走、不要陌生人东西”的观念,切实增强幼儿的分辨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除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外,我园还为深入了解幼儿对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的培养情况,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及应对能力。我园于2017年9月21日开展了防拐防骗安全演练活动。
活动前一天,我们邀请了每个班的 2 位家长参与活动。他们提前讲解了防拐防骗活动的具体方案,并且共同讨论了有哪些方法能让小朋友更容易被骗走。
诱骗工具——
我们准备了一些小零食,还准备了汽车玩具,以及写字板。看样子,我们的小朋友被欺骗后失去这些东西的可能性不小呢。
防拐防骗活动开始啦。“陌生人”悄然走进各班级,他们使用着各种各样的“诱骗方法”,用尽浑身解数来引诱我们的小朋友。
我园孩子在老师长期且一贯的安全教育下,大部分孩子表现出了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以及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的行为。然而,也有个别孩子没能抵挡住诱惑,最终被“诱骗者”成功骗走了。
各班老师及时对孩子进行防拐防骗安全教育。
那么儿童防拐防骗,到底该怎样去防止儿童被拐骗呢?作为家长,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做起呢?在活动结束之前,我园的黄园长、各班的班主任以及家长代表们一起研讨了针对孩子被拐骗的一些应对办法。
爸爸妈妈在家时能通过小游戏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像“小兔子乖乖”的游戏,爸爸可扮演坏人,用多种方法诱骗宝宝开门等。
平时在家要多向孩子强调,无论是在幼儿园里,还是在外面,除了爸爸妈妈以及平时固定负责接送的人之外,任何人来都不能跟他走。
提前与孩子做好约定。例如,没有父母的通知,孩子绝不能跟陌生人走;孩子去同伴家或跟同伴一起在外面玩时,行踪要及时向父母汇报;倘若父母突然有事不能去接孩子,该怎么办等情况,这些都需要提前说好。尤其要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上车”。
应该教会孩子能够辨认出警察以及保安等这类人员。当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孩子可以及时地向这些人员寻求帮助。
家长平时应多带孩子参与集体活动,以此增强孩子的自我应对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孩子的鉴别力。
幼儿的安全防拐意识需从小开始培养儿童防拐防骗,一刻也不能松懈。希望我们的每个家庭都能安安稳稳,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并且非常感激家长们对本次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