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六届国际青少儿脑力运动会: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引热议,6-10岁儿童1-5分钟读完10万字
8 月 14 号,北京举办的名为“第六届国际青少儿脑力运动会”的活动仍在进行。
其中有一项大赛叫做“量子波动速读”,参赛的是 6 到 10 岁的儿童。
该培训机构称,学了“量子波动速读法”后,能够高速翻动书本,并且即便眼睛不看书本,书的内容也会借助量子波动而进入脑海。
用脑电波去感知书中散发出来的量子波,只需要 1 到 5 分钟,就能够看完 10 万字的书,同时还能够将书中的内容完整地复述出来。
惊呆了……
揭开它的奥秘
博士学者圈小编想了想,这该不会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新成就吧?
毕竟,多高大上的协会和活动名称……
视频里,有一群孩子坐在一个大房间中。他们着装是统一的,胳膊上贴着姓名编号。桌上还放着计时器,看起来多是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
“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
他们快速地埋头翻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指尖生风。
房间里拉着的横幅“给孩子补习功课,不如补习方法”。
想必,这句话令很多父母深受感染,不禁点头鼓掌。
学费的价格并不高,将如此神奇且技艺高超的秘诀传授给你,仅仅需要大约五万左右的费用。
再看这些如有神助的孩子们,难道真的在感受来自宇宙的能量?
少数一两个还保持清醒,在一页页认真看书。
博士学者圈的小编看到了这个女孩,他的眼神透露出了一种不屑的意味,仿佛在说“不是我针对谁,在场的各位,都是垃圾”。
更让人感到惊异的是,培训机构声称,在学会“量子波动速读”之后,不但能够快速阅读……
能够在闭着眼睛的状态下与书本产生感应,即便戴上了眼罩,也依然能够知晓作者所传达的情绪和内容。
看,这个孩子书都拿倒了,还能如此行云流水,果真厉害。
用心去感受!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波动速读法的英文名为 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为 QSR……
哟,还有洋名字,难道是国外某个权威研究?
这位机构老师编着编着,自己都笑出声了。
网上一搜,看起来还特别可信。
博士学者圈小编查了查这家机构,北京合一天诚科技有限公司。
已经注销?
“受益终身”的绝技
此次赛事之前,量子波动速读的传说在学生界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
搞来一些拗口的“术语”,接着有“神童”的现场表演,之后再拿出美国博士、英国专业的教育理论等。各种神奇的课程国际脑力运动骗局,总是能够让很多人急切地去掏钱。
一位亲历者讲述,在他 5 年级的时候,他的母亲偷偷地把他带到了北京郊区,然后把他扔到了这种培训机构。
老师对我们说,宇宙的深处存在着一种很神秘的量子。这种量子会进入我们的大脑,接着我们就会变得很有才华,成为天才。
然后进行“变成天才”的训练,每天的做法是闭着眼睛翻书,并且猜测书里的内容。
当时使用的课本是他刚学过的五年级教材,所以他能够闭着眼睛讲清楚书里的内容。因为这个缘故,老师一个劲地表扬他……
后来一问妈妈花了多少钱,五万!
还有一位知友也讲了其故事:
小时候参加过一个类似量子波动速读那样的讲座。当时,我被讲课的大师选中到了台上。在传授完技术之后,他让我进行表演。
台下的学生惊呆了,台下的家长也惊呆了。我将一本之前从未读过的 400 页英文书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概括。大师为我鼓掌,并且亲自解释说,这本书所描述的知识与我所说的完全一致。
我记得自己是在掌声非常响亮的情况下走下舞台的。从那一刻开始,我坚信自己已经找到了能够走向人生成功的便捷途径。
我至今仍将这种学习和思维模式视为自己学业与生活进步的关键所在。并且,在知乎上我一直都保持着这样一种超前且珍稀的学习方式。
十几年前的那一天,大师在我的耳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非常有震撼力,他说:“你可以随意编造。”
中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有多高?
有网友提出,这类学习方法自己也能发明。
比如这个浓度渗透学习法:
上课睡觉的时候把书放在头前,知识会从书本这个浓度较高的地方,向大脑这个浓度较低的地方进行渗透。
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
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长以及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这种情况与之前被报道过的蒙眼识字、听声音识字等培训是相同的。它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并且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常识。
而律师表示,这是典型的诈骗行为。
我们可以来认真地了解一下“速读”的真相:
2016 年,有五名学者。他们分别来自眼动研究、人类认知与记忆、儿童语言学等方向。这些学者把速读的各种误区全总结了一遍。
结论是,在阅读速度提高的情况下,一般会影响对文意的理解。
我们的眼睛配置无法做到所谓的一目十行,也无法做到众览全文。
最重要的是,限制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是语言能力,并非眼睛的视野和移动速度。
但所谓的“速读”并非假的。
有些速读训练班的人真的提升了阅读速度,不过这并非是因为所谓的“速读技巧”,而是他们所进行的阅读量比平常大很多,也就是多读书并且熟读。
或者是略读,而这就不能求所有内容都到位了。
为什么不停交智商税?
1994 年,电视广告中出现了一种学习神器。这种学习神器是康德牌清脑助学器。据说,只需短期佩戴该助学器,并且辅以神秘的药水,学习记忆力就能提高至 80%以上。
——铁块配清凉油。
在那个年代要价100多,可只有富裕家庭才能买得起。
有的机构推出了一种“智能电子设备”,这种设备能够通过高速闪现单词的方式国际脑力运动骗局,来锻炼孩子的读书速度。
然而这类机器的原理,跟你看电视剧时放两倍速差不多。
近年来,从额头吸铁勺这种现象,到鼻子认字这种情况,再到“蒙眼识字”这种行为,交“智商税”的家长一批接着一批,时不时就会来展现一下他们的存在。
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
很多人对“父母的智商才是孩子成功路上的最大绊脚石”这一观点加以嘲笑,甚至拿乡野愚民来进行类比。
然而,这个量子波动速读班走的是一种高端路线。它主要在大城市开展业务,学费动不动就高达五万。它一开口就谈论高深的科学知识,不是那些乡村的愚民能够达到和理解的。
上当的主要是具备一定学历、见识和经济能力的城市中产。这个群体的智商并不低,然而却在大量地缴纳着智商税。
为什么?
为了孩子!
部分家长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十分焦虑,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于是就期望孩子能在一夜之间变成“神童”,基于这种需求,相关的神技和神器也随之产生了。
丰满了多少人的口袋?
这些骗局的伎俩较为简单。其一,是装神弄鬼,越是把功能吹嘘得极为炫乎,就越能让他人信服。其二,是价格高昂,价格被视为身份的象征,仿佛价格越高,其价值就一定越高。
科幻小说界有一句流行语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意思是当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编不下去的情况时,就会借助“量子力学”那神秘的力量来应付剧情。
这句话可代入此情况,改为“父母犹豫不决,便以量子力学来应对”,因嫌孩子不够聪明,就借助“量子力学”的神秘力量来自我安慰。
须知教育是一门科学,唯有日复一日的付出。
而捷径心理,只能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