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防骗指南:暑期实习与秋招季如何避免李文星式悲剧
还有啥?
自己看!
今日话题:
大学生求职防骗
暑期,大学生们都在忙着投简历、找实习以及找兼职。9 月和 10 月的秋招季,是大学生求职的高峰期。这本应是一个既忙碌又快乐的季节,然而,李文星事件就像一个重磅炸弹一样网上找工作防骗,打破了这份平静,并且炸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大学生被骗事件。
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在 BOSS 直聘上发布过简历。2017 年 5 月 15 日,他与某公司 HR 进行网上沟通,随后进行电话面试。20 日,他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在 5 月至 7 月这段时间,李文星仅与父母和朋友有过短暂交流,且大多是为了要钱。7 月 12 日,李文星与母亲打了最后一通电话。7 月 14 日,李文星的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
同年 8 月,湖南某职业学院的大二女生林华蓉在暑期进行打工。在此期间,她误入了传销组织,随后遭到了非法拘禁。8 月 5 日,她被发现溺死在了钟祥的一条小河里。
邦邦乐看到这些新闻报道后,内心十分揪心。我们在同情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时,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擦亮双眼应对求职的诈骗圈套呢?又该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呢?
邦邦乐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终极防骗攻略,该攻略分为上下两部分。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常见的 7 种求职骗局。
请大家耐心看完,同时希望大家能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依然有福利哦
别忘了看到底
一.传销骗局
提到传销,很多人认为它就是要钱,会向亲人朋友索要钱财并拉他们加入。或许有些人觉得传销与自己很遥远,但实际并非如此,李文星事件向我们揭示了传销骗局的新形态,公司是假的,而传销是真的。
1.私人问题过多,外派项目惹人疑
从上面的截图里,我们能看到 HR 询问了“是否单身?”以及“是否有贷款?”这样的私人问题。正规的公司在初次与应聘者进行沟通时,根本不会提出类似的问题。并且,正规公司更不会在没有看到简历之前就去询问这类私人问题。倘若小白们在应聘某职位时,遇到了同样的情形,那一定要提高警惕。
外派项目一般是总部完成招聘入职工作之后,会统一把员工调派出去。正规的公司不会一开始就给未入职的应聘者讲公司的外派项目,并且也不会把入职地点设定为外派地。正规的大型公司有着严格的招聘流程以及员工审批的过程。
2.面试流程过于简单
我们通过截图得知,李文星仅经历过一次电话面试,在这之后便被要求前往天津办理入职。一般来说,一家企业的招聘流程通常是:先筛选简历,有些外企会先进行电话面试,接着可能会有笔试,然后是二、三轮面试,最后发放 offer。正规的公司不会仅仅因为一通电话就直接让应聘者入职。
3.私人邮箱不靠谱,入职地点有差异
HR 在给应聘者发邮件时,一般会使用公司名为后缀的邮箱,而不会使用私人邮箱或 QQ 邮箱。我们能看到发给李文星的邮件中入职地点写的是天津软件园。然而,从以往他人被骗的经历来讲,很多人还没到面试地点就已经被接走了。在此,邦邦乐要告知大家,正规公司不会出现提前接人的情况,也不会把你带到陌生地点。
除了上述介绍的那些冒称名企实则为传销的公司之外,还有一种传销手段是让学生以销售的名义去上岗工作,并且要求他们交纳一定的提货款。然后,还会唆使学生去哄骗其他人。很多人在事后才发觉这是传销,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最终只能自己搭上一笔钱。
邦邦乐列举了传销的特征:其一,工作内容要求发展更多人,即俗称的“下线”,还要求以各种方式向亲朋好友要钱;其二,需要缴纳高额“会费”;其三,工作场所中很多人情绪激昂,这是被“洗脑”的一种表现,他们坚信自己会发财。若大家发现某公司有这些特征,应及时远离并立刻报警。
二.培训费骗局
我们在招聘软件上时常能看到“招聘设计师(可零基础)”这样的岗位描述,也能看到“招聘 Java 程序员(零基础可上岗)”等类似的内容。不要以为这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好事,以为没基础就可以直接上岗,实际上这是在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收取培训费。
—实例—
A 同学在暑期的大连投了很多家简历,其中有某科技公司,还有某互联网公司,投的也都是之前跟大家提到过的类似岗位。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通过百度查询后,他发现此公司的一些基本信息在网上能够搜到。于是,A 同学去参加了面试。面试时,面试官未过多询问其简历相关问题。面试官只是询问他何时可以上岗,还要求他出示身份证,并且要求他填写表格。所谓的表格实际上是一份借贷申请,公司以他的名义在某借贷软件上贷款一万元作为培训费,然后将这笔钱打到公司账户。在他填完表格之后,公司告知 A 同学周一下午来签字。朋友进行了劝阻,同时也进行了多方打听。在朋友的这些举动下,A 同学没有去签字。如果 A 同学去签字了,那么后果就只能是白白赔钱。
除了上述的情况之外,有许多公司会要求先缴纳培训费,之后才能够进行实习,并且在实习期间是没有工资的。当遇到这种提及培训费的情况时,小伙伴们必须要果断地拒绝。因为正常的招聘单位在培训本单位员工的时候是不允许收取任何培训费的,并且公司的岗前培训要么是免费的,要么是带薪的。
三.保证金骗局
保证金骗局和第二条的培训费骗局性质相同。一些用人单位让大学生支付押金,还口头承诺缴纳押金就能上岗。大学生交完押金后,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让大学生等消息,并且拒绝返还押金网上找工作防骗,最终毫无音讯。还有些用人单位承诺在实习期过后归还押金,但实习期结束后,押金却无法返还到学生手中。
邦邦乐要在这里告诉大家,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等行为都是非法的。若遇到这种情况,要果断拒绝,同时保留证据并进行举报,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
四.中介骗局
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社会经验欠缺,心思比较单纯。许多黑中介凭借大学生的这一特性以及他们挣钱心切的心理,谎称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然而,这些中介在收取高额中介费之后,却不履行合同,要么不能及时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且不断拖延,要么最后甚至连人都找不到。
邦邦乐提醒大家,遇到求职中介时,要查看对方是否有正规的《职业介绍许可证》,以及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正规的中介公司,其证件是齐全的,并且会将这些证件悬挂在公司显眼的位置。
五外地高薪招聘骗局
—实例—
小李在某招聘软件上看到某全国知名公司南京办事处的招聘信息,那薪资很诱人,工作内容也简单。投递简历后,按照对方要求去面试。到达后却发现,所谓的面试地点竟然是一栋老旧居民楼里的一户住宅。这时他才发觉自己被骗了,赶忙离开。
当看到某些招聘广告上外地企业的高薪招聘信息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不要轻信;当看到某总公司外地分公司的高薪招聘信息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不要轻信;当看到某总公司外地分厂的高薪招聘信息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不要轻信,不论待遇多么诱人都不要轻信。
六.书面协议骗局
有些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拒绝与学生签订书面协议,或者推脱签订书面协议。因此,很多人在实习结束后,没有获得劳务费,白白工作了三个月。有些同学认为,即便没有签订纸质协议,一些大公司的口头承诺也是可以相信的,但实际并非如此。
—实例—
B 同学在大连的某知名企业进行实习,没有签订实习协议,也没有签订任何证明文件,只有口头的承诺。实习期结束后,主管领导以工作表现不佳为由,拒绝给该实习生发放全部工资,只发放了少量的实习工资。
一些用人单位在实习协议中会加设霸王条款,他们给自己公司赋予很多权利,而给学生的权利却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应当谨慎对待,要明确权责。
七.兼职骗局
多数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假期会去找兼职。邦邦乐为大家列举了一些兼职骗局。
第一,家教存在骗局。一些不法分子以能给予高薪来聘请家教作为诱饵,其真实目的是骗取钱财,甚至还会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寻找家教兼职的小伙伴需要增强自身的分辨能力,同时也要提高法律意识,不要贪图小便宜,并且要随时与家人保持联系,将家教的情况以及工作地点准确地告知家人。
第二,打字员骗局:我们常在微信群中看到一些招聘打字员的兼职广告。10000 字能有 400 元,这吸引力很大。C 同学在 QQ 兼职群里看到了招聘打字员的信息,价格是 260 元/万字。他联系对方后,对方先让他先支付 46 元稿费,接着又让他支付 500 元保密费,之后又骗走了他 1300 元,这时 C 同学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在看到此类信息时,要做到“果断拉黑”。
第三,还有其他的高薪骗局。这类骗局大多是以高薪作为幌子,像模特这类工作、陪练这类工作等等。在进行应聘之前,需要了解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性质,一定不能被高薪给迷惑住。
嗨,各位小伙伴呀,又到了邦邦乐每期进行唠叨的环节啦。倘若大家觉得这份攻略能对你们有所助益,那就帮忙把它转发到朋友圈吧。我们还希望更多正在求职路上奔波的大学生们,能够提升自身的防骗意识,不让骗子们有可趁之机呢!
福福福福利来啦!
大家在后台回复【礼包】就能获得这份礼包。
这么重要的防骗指南,不要忘记动动手分享给大家哦~
职邦Jo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