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张阿姨点击短信链接后20万被盗,老年防诈骗宣传需加强
案 例
62岁的张阿姨收到一条来自“某银行”的短信,短信称该银行的电子密码器将于近期失效,需尽快登录指定网站进行升级。为避免造成不便,张阿姨点击登录了短信内的链接,并按要求输入了个人身份信息与银行卡账号信息。就在张阿姨点击确定后的3分钟,其银行卡内的20万现金被转走。张阿姨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赶忙报警。
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势头迅猛,情况愈发严重,严重扰乱了正常生活秩序,其中,冒充公检法、虚假短信链接等手段对老年人财产安全危害极大,成为影响老年人安全感以及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相关要求,开展加强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老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切实维护老年人切身利益。近日,全国老龄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加强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主题是“谨防电信网络诈骗,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活动时间是自1月15日至5月31日,活动范围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如何防骗?
从识别招数开始!
电话诈骗
[id_1910239329]
老年人会接到冒充办案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谎称老年人的银行卡涉嫌贩毒、洗钱等重大刑事犯罪,之后还会帮助转接公检法机关办案民警。
接着,一些人冒充“警察”、“检察院的办事员”,以“资金担保”为借口,要求事主说出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还以“公安局核实资产情况”为借口,要求事主说出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又以“资金暂时冻结”为借口,要求事主说出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再以“验证财产的来源”为借口,要求事主说出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等事主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告诉犯罪嫌疑人后,他们会在几分钟内把事主的存款提空,导致事主遭受经济损失 。
快递催缴罚款
老年人会接到陌生电话,电话里称家里有几次快递没人收,还说按照“国家法律条例”要上交罚款,这种情况会给事主造成经济损失 。
微信诈骗
假团购
一些不法分子在微信上发布虚假团购广告,宣称花极少量的钱就能买到超值商品。用户交钱后,广告中承诺的团购商品无法如数兑现。很多人觉得被骗钱财不多,报案也无济于事,这种心态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骗粉丝散发广告
一些人在诸多地铁站、公交车站以及商场里,打着“微信创业,收集粉丝数量”的幌子,要求路人加入某些企业的微信公众号或者群聊。之后,这些营销账号会在文章里发布大量广告,令众多用户不胜其烦。甚至有些微信群聊规定用户必须发一定数额的红包,不然就不让退群,致使不少人为此损失了一部分钱财 。
克隆微信账号
一些用户会在无意间添加未知好友,这些未知好友可能会给用户发送病毒,还会盗取用户的账号图片、个人资料以及好友信息,接着复制出一模一样的账号,然后向用户的亲友借钱 。
互联网诈骗
骗子构建虚假中奖信息,给事主发送电子邮件或QQ信息,以奖品金额大、要先交税为由,要求事主把税款打入指定账户,汇款后奖品没了下文,想再联系对方也不可能 。
有骗子给QQ邮箱发送病毒,以此骗取QQ密码,之后用各种谎言向QQ中的好友借钱,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汇款后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伪基站诈骗
犯罪嫌疑人借助高科技手段,建立伪基站。他们伪造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向事主发送短信链接。以银行卡积分兑换现金等名义,要求事主输入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事主就范后,便把事主银行卡中的钱转走 。
诈骗术那么多怎么防?
牢记十二条!
接到“涉案”电话别慌张
若有人涉及案件,需要协助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公检法相关人员会到事主的家,会到事主的单位等地,与事主当面沟通,不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要求事主提供银行卡信息。
亲友借钱通过多渠道验证
遇到有人冒充亲友借钱,一定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验证,比如采用竞猜打电话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微信,甚至进行面谈等多道程序之后再汇款。要是借钱亲友暂时联系不上,首先要冷静,不要贸然汇款,可以通过给其身边的人打电话进行核实,或者过几天再与其联系,在得到本人确认之前都不要汇款。
办带有芯片的银行卡
芯片卡的加密技术比磁条式银行卡更加成熟。如果不小心碰到不法分子假冒收银员中老年人网络防骗,用假的刷卡POS机刷银行卡,芯片卡能够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也能防止存款被盗用。
银行卡设置复杂的密码
要防止使用生日、证件号码、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中或者简单、有序的数字当作密码。
留心刷卡交易
在 ATM 机上进行交易,需留意卡槽口是否被改装,在特约商户刷卡消费,别让卡片离开自己视线,交易完成后,确认商户归还的卡是不是本人的卡。
开通短信通知
这一招方便了解结算信息,就算被盗刷也能迅速知晓,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通过上门人员、银行员工等办卡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
给财产做“物理隔绝”
多在几家银行办理银行卡,把存款分别存于不同银行中老年人网络防骗,即便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也能把损失降至最低 。
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贪图微小的利益,不轻信他人所说的谎言,牢记世上不存在免费的午餐。要克服内心贪欲的心理,要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每当有人让你出钱之际,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能轻易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更不能轻易送出去。
远离可疑人员
现在有些骗子常主动跟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还表现得很热情,这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提醒老年朋友,千万别和“陌生人”太过亲近,以防上当受骗。此外,独自外出时别带贵重物品与首饰。
10
与亲人朋友保持联系
凡是涉及动钱的情况,都不要轻信骗子所说的“不要告诉任何人”这种话。要是自己拿不定主意,一定要去找老伴、孩子,或者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应对的策略。在必要的时候,要及时报警。
11
警惕陌生公司的讲座和免费活动
不要参与公司举办的讲座,不要参与公司提供的免费旅游,不要参与公司组织的免费茶话会,不要参与公司安排的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以防被其蒙蔽;不要盲目轻信高额回报的宣传,不要盲目轻信所谓的“公司实力”,以防被表象迷惑。
12
在正规场所办理所需业务
老年人患病应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买药需到正规药店购买,征婚要借助自己信赖的亲友以及正规婚介所进行,谋求工作要去正规中介所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