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2221字,阅读需11分钟
  • 103
  • 0

网络信息发达下老年人易陷公检法网络电信诈骗圈套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5月7日 13:09,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此类诈骗虽然老套,但因老年人法律意识相对较低且容易恐慌,所以骗子屡屡得手。诸如这类以投资养老基地、预售养老床位项目为由的非法集资骗局也在不断更新“马甲”,花样层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如今网络信息发达

老年人也慢慢走进网络世界

但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id_1022815114]

[id_1520708[id_170318572]4]

往往更容易落入圈套

痛失辛苦了一辈子的养老钱

01

公检法网络电信诈骗

这种诈骗手法虽然陈旧,然而鉴于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弱,且他们更容易感到恐慌,因此骗子得以屡次成功行骗。

他们首先假扮成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制作了假冒的“红头文件”,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与受害者联系,声称他们涉嫌参与严重的犯罪活动(例如毒品交易、洗钱以及非法集资等),甚至制作虚假的通缉令来对他们进行恐吓。

接着,通过巧妙的言辞诱导受害者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假装保护其财产安全,进而迫使受害者将名下所有财产悉数转入所谓的公安机关监管账户加盟防骗,最终成功实施诈骗。

[id_1426048366]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都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手段来执行案件调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并不存在,而且也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告知涉案人员去核查资金、进行转账或汇款等操作。

一旦接到此类消息,务必与亲属充分沟通,遇到疑问可向周边的公安机构寻求帮助,务必保持谨慎,不轻信、不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进行转账操作。

02

社保与养老金类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人社局或社保局的工作人员,以电话或微信方式与老年人取得联系,谎称能代为办理未参保人员的参保手续。他们宣称只需一次性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便可获得养老金待遇,随后在收取了受害者大笔资金后逃之夭夭。

此类手法还包括假扮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声称受害者的社保卡出现故障,或是在外地被非法使用,致使社保局已经将卡锁定,进而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证、社保卡号码以及密码等个人信息,有时甚至以防止卡内资金再次被盗为由,诱导受害者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网警提醒:

老年人宜多留意那些与自身生活紧密相连的政策和社会动态,同时,子女们亦应加强与家中长辈的交流与对话,以掌握他们近期的起居情况。

遇到陌生人提出的转账、汇款或索要验证码的请求时,切勿轻信,应立即与家人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情况确认。

03

投资理财项目骗局

不法分子借助号商大量购置账户,假扮成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职员,通过推广高回报的理财产品、从事民间借贷、非法集资以及传销等多种手段实施欺诈。

他们以“高额回报、丰厚收益”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投资,有的甚至承诺提供免费旅游等额外优惠,以此来诱导老年人投入资金。更有甚者,通过许诺提前返还利润等方式,诱使老年人帮忙拉拢他人投资,进而实施非法集资或诈骗行为。

网警提醒:

在使用聊天软件的过程中,老年朋友们若遇到陌生人请求添加为好友,在无法确认对方真实身份时,切勿轻易接受其申请;同时,也切勿随意加入各类群组,特别是那些涉及投资理财、低价购物等方面的群。若要购买理财产品,请务必前往正规的金融机构,以确保安全与可靠。

04

提供养老服务骗局

加盟诈骗案例_加盟防骗应该注意的问题_加盟防骗

骗子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假借投资养老公寓、养老庄园、绿色农场或其他养老项目,承诺高额回报,或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诱导老年人参与“加盟项目”,通过收取会员费或保证金,承诺返还本金及利息或支付高额回报,从而非法吸纳公众资金。

所谓的投资理财机构起初向老年人推荐小额投资以试水温,待支付数月分红后,便诱导他们将养老资金全部投入,最终通过一份合同,使得投资的老人们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即便是为了满足老年投资者对于养老的迫切需求,甚至不惜派遣专人为他们组织参观养老设施,还以预售养老床位等手段非法筹集资金。

网警提醒:

此类以投资养老基地、预售养老床位项目为幌子的非法集资诈骗手法不断变换“新装”,层出不穷,一旦不小心,就可能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不断提醒家中的长辈们增强警惕,警惕那些非法集资的诱惑。

05

销售保健产品骗局

骗子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愿望,通过陪伴交谈等手段赢得他们的信任,随后便以推销保健、医疗等养老相关产品为名,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手段诱导老年人投资资金。

尤其是自2020年起,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其销售的保健品具备预防新冠病毒的功能进行行骗,过分吹嘘产品效果,诱导老年人购买,致使众多老年人被骗,损失了大量的钱财。

网警提醒:

在众多保健产品骗局中,不法分子常对老年人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子女们应当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真正的关爱与陪伴,才是送给父母最好的“保健品”。

老年人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通过正规途径学习科学的养生知识,前往合法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切勿轻信所谓的神奇药物、特效药品或外国药品,以免上当受骗。

06

“黄昏恋”骗局

众多无伴侣的老年人渴望获得关爱与陪伴,他们努力在“黄昏恋”中寻觅另一半,以期彼此扶持,共度余生。

所谓的“黄昏恋”诈骗手法实质上是“杀猪盘”诈骗手法的一种变体,它主要针对那些单身的长者,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所谓的恋爱关系,然后以各种借口骗取他们的钱财,得手后便将对方拉黑,从而完成整个诈骗过程。

网警提醒:

现在,众多长辈们掌握了智能手机的操作。其中一些老人在网上找到了知音,甚至交友可能演变为黄昏之恋。

需注意的是,在虚拟的领域中,真伪难以区分,因此老年人在网络交友时务必提高警惕加盟防骗,切勿轻易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请求。若遇到谈得来的朋友,一旦涉及金钱交易,务必与子女或亲友充分沟通,切不可因与网友相处融洽而掉以轻心。

想一想自己有多长时间

没有陪父母说说话了

……

常回家看看

哪怕是聊聊防骗知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