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税:生活与科技圈常见忽悠骗局,投资人也易中招
在我们普遍的观念中,智商税似乎一直被视为那些缺乏判断力、思维不清晰的人所必须承担的。
那些所谓的磁场理疗仪、纳米材质的拖鞋、量子能量的挂坠、石墨烯制成的疼痛贴膏,还有所谓的暗物质脱发膏等等,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能识别出它们的不真实性,更不会因为它们而掏出自己的钱包。
常言道,骗子再多也不怕,就怕他们懂得多,世上智商税是收不尽的,唯有那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欺骗和诡计。
生活中如此,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圈,也更是如此。
即便是最具高超认知和辨别能力的投资者眼睛的骗局图片,在遇到那些外表光鲜亮丽实则内容空虚的科技创新项目时,也往往难以辨别其是否真正代表高科技,抑或仅仅是用来行骗的幌子。
若他们未曾受骗,则一切安好,可若不幸陷入迷惑,所缴纳的智商税便远远超出了几百几千的范畴。
不能榨汁的榨汁机
之前在美国市场上颇受欢迎的Juicero高科技榨汁机,曾一度将硅谷那些高智商人士纷纷引入了误区。
尽管外观看似普通无奇,但据称其研发设计过程耗时三年,经过120余次反复修改,集成了400多个精密组件,这些因素共同使得这款小巧的机体能够产生超过4吨的压力,其力量足以托起两台特斯拉汽车。
若将其置于其他榨汁机之中,它无疑展现出一种高科技的韵味,因此,699美元的价格自然不算低廉,简直可以称作是奢侈品。
尽管它被称作榨汁机,但实际上并不能直接进行榨汁操作;它的工作原理是借助增加压力,从而将附带的蔬果包中的果汁挤出。这样的设计带来的便利是,在想要饮用果汁时,可以省去清洗水果和榨汁机的繁琐步骤。
Juicero 声称,他们仅挑选新鲜上乘的有机蔬菜和水果进行粉碎,消费者需购买其榨汁机,并额外购买公司提供的蔬果包,这样才能确保用户能随时饮用到纯正的天然果汁。
这款推崇舒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榨汁机,很快便赢得了众多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喜爱。
可口可乐的前任总裁杰夫·邓恩出任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亚马逊的前高级管理人员马拉奇·莫尼汉则担任了产品总监的职位。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也加入了投资人的行列。随后,公司成功筹集了总计1.18亿美元的融资,一时间声名鹊起,风光无限。
后来,有人揭露了这台榨汁机的不足之处:只需轻轻一压蔬果包,果汁便源源不断流出,其速度甚至超越了配备4吨压力的榨汁机,而且口感上几乎难以察觉差异。
此时众人方始意识到,那台先进的高科技榨汁机实则更像是一块鸡肋,亦或是众人茶余饭后的笑谈。毕竟,许多问题仅需手动便可轻松解决,根本无需借助机器之力。
众多消费者和投资者在感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羞辱后,纷纷提出了退款和撤资的请求,最终,公司不得不采取裁员和停业的措施。
没有 AI 的人工智能公司
事实上,即便Juicero榨汁机之前至少还有个实物存在,投资者上当受骗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然而,这家人工智能企业竟然过分到了连一丝AI的痕迹都找不到,全部都是用真人程序员来替代AI工作的。
Engineer.ai这家企业于17年推出了一款名为Buider V1的平台,该平台声称能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App的自动化开发。
借助这个平台,客户仅需大约一小时的功夫,便可以实现从零开始,完成80%的开发工作,既保证了效率,又保持了低廉的费用。
在此阶段,众多企业已开始运用人工智能来替代基础劳动力,然而,这家公司独树一帜,能够自主生成代码,其所拥有的AI技术含量堪称卓越。
凭借对程序员及初创企业极为亲和的AI编程平台,该公司迅速吸引了苏黎世、新加坡和日本等地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并成功获得了投资。其中,A轮融资便筹集到了高达2950万美元的资金。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最终是公司内部人员的曝光,投资人才了解到这家企业并未采用人工智能来编写汇编代码,其程序开发全靠其他程序员与工程师手动完成。
这家AI公司的各个部门中,竟然连一位合格的人工智能工程师都找不到;若想真正运用AI技术,恐怕至少还需等待一年以上。
无人预料,这家企业仅凭AI的概念,实则以人工伪装成AI,不仅成功吸引了投资,更是为其赚取了超过一亿元的收益。
换皮的红芯浏览器
当然,搞这种伎俩的科技公司远不止一家。
“技术”领域吸引投资的案例中,还有一款名为红芯的浏览器,它自诩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打造我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智能浏览器内核”。
去年成功获得2.5亿C轮融资之后,该公司被揭露其核心技术并非自主原创,而是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的开源引擎chromium所构建的架构。
解压包中包含大量与 Chrome 相关的文件,而且在使用该浏览器浏览网页时,遇到无法访问页面的提示信息以及隐藏的彩蛋,它们的样式和内容均与 Chrome 保持一致。
当时市场上基于开源代码开发的浏览器众多,红芯并未显得特别突出。
若非借助他人的技术或夸大其词的广告误导公众,投资机构恐怕不会对其提供如此大量的资金支持。
滴血就能验百病
在众多科技企业中,若论以夸大其词和欺诈手段对投资者造成最大伤害,并借此获得巨额融资的,非声称掌握前沿血液检测技术的Theranos公司莫属。
这家企业研发的血液检测技术堪称奇迹,仅需指尖采集几滴血液,便能够完成与常规静脉采血相媲美的检测任务,而且能够即时得出结果,其成本更是异常低廉。
Theranos凭借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技术”眼睛的骗局图片,顺利地完成了多轮融资,其公司市值一度攀升至90亿美元,成为硅谷当之无愧的独角兽企业。
在硅谷,101位首席执行官和投资者曾就“哪一家创业公司能够引领全球变革”这一问题投下了自己的选票,最终结果显示,Theranos公司紧随特斯拉之后,名列第二。
伊丽莎白·福尔摩斯作为公司创始人,其名字也出现在了诸如《财富》、《福布斯》和《时代周刊》等极具影响力的美国杂志上;而诸如前美国国务卿、前国防部长以及退役的美国海军上将等众多政界要员,更是成为了该公司董事会的核心成员。
这家起初以高科技为基石的企业,竟然被曝光其所谓的滴血检测技术,实则依赖的是其他公司的设备,而自家的创新设备仅能检测寥寥十几种信息。
更令人惊讶的是,该设备所测得的数据准确度几乎与随机猜测相差无几;然而,它竟然能吸引到如此大量的投资,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实际上,当我们平心静气地深入思考,往往能轻易辨识出某些高科技产品其实是在征收智商税。然而,当面对谎言或是盲目跟风时,我们的智商便会受到压制。
技术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投资者们普遍认同技术创新对行业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仅仅因为PPT制作得精美就盲目投资,不应该因为一份出色的演示文稿就盲目跟风投资。
幸运的是,那光鲜亮丽的表面终究难以长久遮掩其内在的败絮,这类所谓的智商税产品并未经受住时间的洗礼,甚至在正式上市之前就已暴露出其真实面目。
什么是真创新,什么是炒概念,擦亮眼睛仔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