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筑牢反诈防线阻断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守护群众钱袋子
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导致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对民众的财产安全及社会治安构成极大威胁。为不断强化泸定县的平安建设成效,夯实社会治安的防控基础防骗数据库,泸定县积极深化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与打击行动。近期,泸定县公安局成功拦截了一起影响重大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今年四月,泸定县公安局在察觉到诈骗线索后,迅速开启了“线上加线下”的反电诈双重防线。在线上,他们借助“警银反诈应急处置联络微信群”这一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同时,与县域内所有商业银行网点紧密协作,对可疑的转账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在县内,动员了125名社区网格工作人员以及村组管理人员,借助居民微信群这一平台,建立了快速响应的预警系统,确保信息能在全县范围内迅速而全面地传播。受害者在看到社区微信群中转发的防范诈骗的预警通知后,主动与警方取得联系。随后,负责案件的民警迅速启动了“三见面”的工作流程,即面对面进行劝阻、取证和宣传。经过严格的核实和确认,他们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案件。最终,他们成功阻止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万元的线下资金交付诈骗事件。
紧接着,警方运用“五个一”反诈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剖析案例、推广安装APP、发放告知书、播放视频、组建反诈交流群),迅速提高了民众的识骗警觉性。这种立体化、多角度的宣传教育手段,不仅显著提升了公众的防骗认知,而且有力地加强了反诈的防御体系。
泸定县成功处置此案,充分展现了其构建的“全域联动、科技助力、全民参与”的反诈新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显著效果,此举成功构筑了一个立体化、多层面的反诈防控网络,为民众的财产安全构筑了稳固的防线。
泸定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不断加强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力度防骗数据库,利用科技力量提升工作效率,致力于构建一个“智能反诈”的监测网络。同时,对“96110”反诈专线进行功能升级,构建一个潜在受害人的信息数据库,并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话进行提前预警。同步打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线,孵化“零诈骗社区”的细胞群体,充分调动网格员、社区联防队伍、村社管理人员、志愿者队伍等前沿力量,以“一揽子”宣传教育为核心,广泛进行反诈骗安全知识的普及。创新性地采用多元化宣传教育手段,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案例警示教育,增强民众的防骗意识,竭力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治安局面,使群众切实体会到“平安触手可及”。
来源 | 县委政法委 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