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美女网红微商周梦晗因质量问题遭投诉,扒一扒微商乱象
近期,90后的周梦晗凭借“如愿以偿”的爆红,荣登各大媒体头条。这位不愿默默无闻的美女,身为白富美,却凭借“网红”身份积攒的人气投身微商行业。然而,风光无限的背后,因产品质量问题,她遭遇了众多消费者的投诉。那么,那些在公众眼中人气高涨的网红微商,他们的产品真的如他们所宣称的那样,能让人变得美丽、白皙、动人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扑朔迷离的微商乱象。
广告充斥屏幕令人痛苦不堪,“XX下单,助你摆脱粗腿困扰”、“想瘦身?健康减肥非XX不可”。有网友调侃,原本健全的人怎么就投身微商行列...原本是亲朋好友的私密空间,如今却成了微商的战场,所售商品质量不佳价格昂贵,严重损耗了熟人间的信任,实属得不偿失。
不知品牌是否知名度不高?众多明星却纷纷选择使用。“揭秘XX保持青春的秘密吧!”、“世界冠军们纷纷成为我们产品的代理商,你还在犹豫什么呢?”据调查,当前市场上面膜品牌数量已超过300种,其中大部分都是消费者不太熟悉的品牌。为了提升产品的可信度,众多微商纷纷将自家产品与知名明星联系起来。消费者在目睹自己喜爱的明星使用这款知名度并不高的产品时,便会自然而然地将其想象成“值得信赖”的商品。
跟随我,你也可以迅速成为白富美!90后女子仅用8个月时间便赚取了15万元、“她能做到,你也能做到,赶紧加入我们吧!”她们美丽动人、财富丰厚、内涵丰富,让那些渴望成为她们一样的普通女孩们心悦诚服。美丽营销不仅让异性为之倾倒,对同性而言,其影响力同样巨大。
【励志鸡汤狂热灌输】“依赖父母,你至多能成为公主;依托丈夫,你顶多做个王妃;而依靠自己,你便能成为无上的女王。”“跟随我,财富唾手可得。”据悉,从事微商直接销售者月入可达两三万元,若再算上拓展下线所获得的提成,微商圈中月入20万元的现象早已不再是传闻。一些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微商的内衣骗局揭秘,这种表面上以代理销售商品为名,实际上却并未或仅少量进行产品销售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招募下线会员来赚钱,这样的行为可能触犯传销相关法律。
这款备受好评的“无添加”产品,一旦你得知它仅需一周就能看到XX的效果,恐怕会感到震惊不已;更有美女仅使用一次就减掉了1.5厘米的赘肉。微商们通过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和熟人间的推销,使得消费者产生了一种值得信赖的错觉。周梦晗所售卖的面膜便是这种典型的“三无”产品,买家的诸多不良反应令人担忧。
靠谱大牌代购并非全是“真品”。目前,众多代购在朋友圈中纷纷沦为“假冒伪劣商品”的聚集地。2014年,有一对80后年轻夫妇因销售假冒名牌商品而被判刑七个月。面对如此惨痛的教训,我们仍需提醒大家,从事代购行业存在风险,入行必须谨慎行事。
电子版证书看起来非常逼真,“别再用低质量的面膜伤害自己了,快来看看我们产品的检测合格证明吧”、“闺蜜们皮肤敏感,用了我们的面膜都说效果不错呢”,然而,证书伪造、对话编造、销售数据虚构在微商领域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这类虚假宣传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已经涉嫌构成欺诈行为。
为此:【总结了下微商骗局的特征:】
1、产品名字从来没有听过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都是些三无产品。
猛然记起一件事微商的内衣骗局揭秘,昔日一位友人曾向我透露过面膜高利润创业的门道,面膜纸、面膜精华液,甚至连包装设计都可以在淘宝上轻松解决。若是大批量生产,每片面膜的成本不过区区几元。至于售价,那就取决于你的营销能力了。在微商平台上,面膜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两百元不等。
2、产品功效那可都是神级
提及“仅用XX周便可见成效”或是“美眉试用一次便减重1.5厘米”这类表述,你是否感到耳熟能详?实际上,这些说法不过是相互模仿罢了。
曾经有位友人向我咨询,浏览微商的社交圈后,不禁疑惑:为何众多顶级品牌都无法与微商销售的护肤品抗衡?我轻描淡写地回应道……毕竟夸大其词无需付出代价。
嗯,这里展示的是一位内衣微商的朋友圈内容,效果显著得让人连手机都不愿让妻子瞥一眼。纯情的朋友们请绕道而行。
3、名人都在用你还不用?
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宝贝,实际上英国的女王陛下也在使用这款面膜呢,哎呀呀。。。瞧瞧女王脖颈上那枚闪闪发光的证书吧!
诶?这不是蜡像么。。。噗呲。。。
明星代言出问题的现象已不再罕见,比如成龙大哥代言的广告就犹如毒药,沾上的人几乎无一幸免。更别提有些明星可能连这些微商品牌的产品都未曾使用过。
4、各种“高大上”的微商大会
这张图下,我来给大家聊聊,咱们北京的这座人民大会堂,实际上是个任何人都能租赁的场所。同理,北京大学亦是如此,只要你支付了费用,便能入场。至于那位主持人撒贝宁等人,或许确实如此,但他们不过是收了费用来主持活动而已,不论活动性质如何。为何他们能请到明星,不都是因为你们的贡献吗亲?
实际上,当情绪平复之后,那些不靠谱的微商与那些真正从事事业的微商之间的差距相当显著,整体上给人的感觉确实略显低端。
先前,有网友以幽默的口吻评论道,微商的存在实属必要,其功能之一便是帮助我们筛选出那些智力水平不高的交往对象。
然而,遭受欺诈的人可能不仅因为智商不高,也可能是因为过于天真。我有一位同事就特别钟爱购买微商的产品,尽管我时常劝说她,她当时似乎也接受了我的意见。然而,下次见到她时,她依旧显得迷茫不清,唉~这世界真是太危险了,真让人为她感到心疼啊。。。今天这篇文章我一定要推荐给她看看!
不过那些面膜真的都卖出去了么?
许多人或许和我有相同的疑惑,因为像我的同事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常见了。许多人恐怕连看到微商的信息都来不及屏蔽。如果商品无法售出,为何我们常看到微商分享的支付宝交易截图、买家给予的高度评价,甚至还有卖家身处美国或欧洲的定位信息呢?
直接看图吧…
真相在于:绝大多数商品实际上难以销售,微商所展示的图片往往并不真实。既然如此,为何这些微商仍旧坚持经营?他们究竟是如何盈利的呢?
实际上,这些从事微商的人并非通过零售获利,他们主要是通过拓展下级代理来赚取差价,这种运作方式正是我们常说的“传销”模式。
这是央视揭秘【微信传销】的视频:
严女士在视频中注意到,她的微商朋友频繁展示支付宝的成交记录,以及拥有车辆和房产的生活状态,这让她对那位朋友的“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萌生了投身微商以实现财富增长的念头。
然而,当她实际投入5000元购买货品后,却发现自己很难将面膜销售出去。随后,她向朋友寻求帮助,朋友这才向她透露了“真正的盈利之道”,那就是“通过招募下线来赚取利润”。
能赚取利润的缘由在于不同层级间的差异,你所购入货物的成本各不相同。以A1为例,其进货成本为100元,若她成功招募两名下线,这些下线的进货成本将升至150元,如此一来,A1便能从中赚取50元的利润;同理,若B进一步拓展下线C,同样能够获得收益。然而,若B未能拓展下线,且无人愿意接手,那么她的成本便无法收回。
这显然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把戏,它伪装成微商重新登场,日复一日地玩着“将他人的钱包变为自己的”游戏。对于那些深信不疑的微商产品消费者来说,他们更是成为了无品牌、无质量、无保障产品的受害者。若产品效果不佳尚可,最怕的是使用后还可能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