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2651字,阅读需13分钟
  • 132
  • 0

暑假兼职套路多!高三党和大学生千万别掉进这些骗术坑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5月17日 13:03,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暑假兼职套路多暑假即将来临,毕业不久的高三党和临近暑假的大学生大多也都想着尝试兼职,趁着暑期赚取一些零花钱,同时锻炼自己,提前适应社会。然而每年都会有不少同学在找兼职的过程中掉入骗局。

暑假兼职套路多

千万别掉坑!

随着暑假的临近,那些刚刚告别高三生活不久的学生和即将踏入暑假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了找兼职的念头。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假期赚些零花钱,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但遗憾的是,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在寻找兼职的过程中不幸陷入各种骗局。

骗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渴望快速赚钱以及贪图简便的心理,导致一些陈旧的欺诈手段在缺乏警惕的学生群体中屡屡得手。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新骗局,无论是新出现的还是旧的诈骗手段,其核心目的都是诱导你支付费用。例如,保证金、培训费用、押金、体检费用等。一旦遇到兼职机构声称需要支付费用,务必立刻保持警觉。不要被他们所描述的各种高薪的工作和承诺冲昏了头脑。

在此为大家整理了骗子常用的以下几种骗术,希望避免大家入坑。

先收取押金,再分配工作

部分企业以简化管理为由,向求职者索要一定数额的抵押金或担保金,并保证在离职后予以退还。然而,一旦求职者交付了押金,没过多久,这些企业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故而,那些在未达成合同之前便以各种借口要求你支付各种费用的企业,无论其提出的理由在你眼中是否合理,都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即便它们是合法注册的公司,也应坚决回绝,切勿犹豫,因为收取押金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收取中介费

中介机构收取服务费是合理的行为,然而,若你打算通过中介平台寻找工作,最好亲自前往目标单位考察,核实其是否具备劳动部门核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此外,你还可以在类似看准网这样的网站上查询中介公司的详细信息。若无法获取公司信息或对其评价不理想,那么就应该果断放弃考虑。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正规中介公司找工作。

众多中介机构并非真心帮助求职者寻觅工作,常常是求职者交付了押金后,却得不到任何工作信息,甚至有时要等上十天半月才能找到一个兼职岗位,而这些兼职工作往往持续时间极短,仅有一两天,而且应聘者众多,众多求职者争夺有限的几个职位,成功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极低,不仅金钱打了水漂,宝贵的暑假时光也白白浪费了。

轻松的打字员、刷单、客服类网络兼职

夏日气温攀升,加之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便趁机发布诸如“招募在家打字员,日薪可达300元,每万字”等虚假广告。这类招聘信息在各类群组和论坛上屡见不鲜。这类骗局通常要求求职者缴纳会费或提供稿件保密金。交完会费后,有些骗子会立即将你从好友列表中删除;在你支付了90多元的入会费用并成为初级会员后,客服可能会告诉你:初级会员的名额已满,需要额外支付200元升级为高级会员。高级会员能够获得更好的接单机会,从而赚取更多报酬。由于部分人缺乏对骗子手段的认识,面对高额回报的诱惑,他们往往会选择缴纳更多费用。支付费用后,他们还会找各种借口要求你继续缴纳费用;有些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想要追回已付的款项,他们便以各种借口声称需要支付用于xx的费用,声称支付完毕后便会退还费用。这时,你必须保持清醒,因为一旦支付完毕,你很可能会被对方拉黑。即便其中有些并非骗子,但实际操作人员的薪酬实际上非常低,远不及他们所宣称的那样丰厚。薪资如此丰厚且确凿无疑,面对这份月薪近万的优质职位,你难道不觉得,又有谁会愿意每天早出晚归地奔波于公司之间呢?

家教、秘书类的兼职

 学生兼职防骗技巧 _防骗小知识_暑假兼职骗局

家教工作通常要求前往住宅小区,首次前往时务必有好友或资历较深的人士同行。抵达指定地点后,需仔细查看居住环境及设施,以判断屋内是否有人常住、是否确实有孩子居住、对方是否为房屋所有者,以及其个人品德状况等。选择此类工作时,女性应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接触,最好是通过朋友、学长学姐或老师的推荐,事先了解清楚目标家庭及孩子的具体情况,这样做会更加稳妥。

模特礼仪类工作

这类职位普遍标示着高收入,同时对形象和身材有明确的规定。若职位不要求工作经验,对外貌和体型的要求也仅限于基本条件,那么这类职位便可忽略。若个人具备相关优势,不妨寻求有礼仪工作经验的朋友指导,他们通常拥有礼仪模特团队,负责传递各类活动信息,且活动频繁。相比之下,在陌生平台上寻找的机会,大多不可靠。此外,切勿在娱乐场所从事兼职,这类场所往往人员复杂,且提供的服务并非单一。因此,对于社会经验尚浅的同学来说,务必警惕那些看似优厚的薪资,因为收入与付出往往是相匹配的。

传销

投身传销组织者往往遭受思想控制,所承诺的回报通常十分丰厚。这些人通常假扮销售人员,诱使他人缴纳货款,并许以高额提成。在丰厚回报的吸引下,那些缺乏人脉资源的人,很可能会开始欺骗自己的亲朋好友。传销具有一些易于辨认的特征:招募新成员、低额投入却承诺高额回报、收取高额会费、工作场所内人员情绪亢奋,而且通常是在异地进行,很难让你轻易脱身。因此,在寻找工作时,务必拒绝接受异地面试。那些承诺高回报和收益的往往并非真实,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是幸运儿防骗小知识,因为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高中应届毕业生以及利用大学暑假寻找兼职的同学防骗小知识,应尽量避免从事导购促销以外的销售岗位,鉴于初入社会,你们的人脉资源尚不丰富。

一旦成功获得职位,务必妥善保管能证实你在该机构任职的凭证,诸如工作证、制服、加盖单位公章的入职文件、考勤记录等。即便在极端小心的情况下不幸遭遇欺诈,对方拒绝发放薪酬,你也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暑假工的维权

注意事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实施意见,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勤工俭学活动,不被认定为正式就业,未形成劳动雇佣关系,因此无需签署劳动合同。在暑假期间,学生从事的兼职工作提供的是劳务服务,构成劳务关系,并不在《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内。

暑假工在寻找工作时应确保自身权益,需事先查明雇主单位是否合法合规,同时熟悉相关法律条文,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并学会辨别真伪。达成共识后,与雇主签订正式合同,以此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口头承诺无法作为有效凭证。

若遭遇突发状况,切记不可冲动行事,需学会保持镇定,通过恰当的方式解决难题,这包括向政府部门或教师寻求帮助,在必要时可寻求律师的法律支持,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学生若觉得自己的劳动权利受损,需向劳动监管部门提出申诉,并在申诉过程中填写相应的申诉表格。同时,还需递交一系列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的复印件,以及能证明其在该单位工作过的文件,比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制服以及加盖单位公章的入职登记表等。劳动监察部门经调查核实,若双方缺乏直接的书面证明,且单位否认学生曾在该处工作,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将启动劳动仲裁程序,以明确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