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诈心得体会展播五】闫若云:预防网络诈骗 安全警钟长鸣
近日,山丹公安设置了【反诈心得体会展播】专栏,陆续发布师生们的心得体会,积极引导师生提高防范意识,人人争当反诈“宣传员”,将宣传带给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小手拉大手”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效果。今天听了警察叔叔的一次防诈骗的教育讲座,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学到了很多知识。 -
互联网金融安全讲座为大学生打好防骗“疫苗”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毕若旭)5月30日,“扫雷行动——金融消费者保护计划”公益讲座走进西南科技大学,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年报社天津记者站记者胡春艳和支付宝金融安全公益讲师周晨晨剖析互联网金融骗局的来龙去脉,为同学们打好防患诈骗的预防针。‘扫雷行动’给大学生普及金融安全知识,让大学生在累积智商、情商的同时,也帮助大学生树立很好的财商。 -
《深圳警讯》——这是一份最全的老年人防骗指南!
老年人为何屡屡成为诈骗案件的受害人群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很多老人最后都因不好意思,只好购买其产品。以发传单、送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听“权威专家”免费讲座,再通过各种活动骗老人高价购买保健产品。拆招方法:养生讲座不购物 -
雷姆教你防骗 公安部推荐防骗讲座
最近“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转载了一条提醒大学生防骗的视频。其微博上这样写道:“某高校针对最近大学生被骗的现象,专门开设了防骗选修课,专门拆穿骗子的诈骗套路,并将该课程列入学分考核。而这位高校教授上课的内容也非常有意思。雷姆都教你防骗了,你还不提高警惕吗?“千万不要被PPT配图所迷惑,这的确讲的是防电信诈骗。)“好好听课,为高校开防骗课点赞! -
防骗牢记“四不”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引导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告知老人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在面对骗子的花言巧语、威胁恐吓时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心中牢记防骗“四不”策略,即“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切忌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有疑问时及时询问子女或致电110,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
揭秘 | 民族大业改名慈善大业继续行骗,老掉牙的伪善骗局为何猖獗不衰?
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就能参与所谓的“民族大业”,而且还能解冻数以兆亿元计的“民族海外资产”,这样的微信新骗局,不仅让不少中老年人吃了经济上的大亏,还直接影响了他们和子女的关系,更有甚者,已经到了要与子女断绝关系,以完成所谓“大业”的地步。“民族大业”骗局流传已久事实上,民族大业已是一个流传多年的骗局。“民族大业”骗局骗术起底 -
【除隐患 铸平安】您有一封双十一防骗指南请查收!
“双十一”防诈骗指南温馨提示:谨慎对待自称网购客服的电话或短信,切莫泄露银行卡账号、用户名、动态验证码等信息。温馨提示:慎点不明链接,有关“双十一”的信息不要轻信。有不法分子会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派发虚假“双十一”红包,诱骗大家点击,以此来盗取私人信息、推广涉诈软件等从而实施诈骗。2、不要直接给所谓“商家”的私人账户打款,不点击和扫描来路不明的网址链接和二维码图片; -
安全伴我行—幼儿防拐防骗演练活动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增强每一位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了检验幼儿的防拐意识,增强家园防拐安全意识,使幼儿掌握有关防拐骗的技能,幼儿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防拐骗演练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想各位家长和老师们都很清楚,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安全防拐意识要从小抓起,时刻不放松。 -
详解防诈骗十大识别公式,2023年最全的套路都在这里!
如何才能辨别各种诈骗套路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熟人、老师的照片、姓名包装社交账号,添加受害人为好友。陌生人的商品广告信息要警惕,尽量在正规平台购物,以防遭遇诈骗!微信、支付宝都可以发红包,此时一不小心便会踏入不法分子的骗局中。凡遇到高额红包或是不明链接务必提高警惕,不轻信!遇到拆红包需输入个人信息或输入密码、验证码等大概率是骗局,做到“不信、不填、一键举报”!防诈骗四不要: -
防骗 | 一通“快递”电话,支付宝7万元突然消失...新骗局再现江湖!
虽然最终有惊无险,但真的只差一点点支付宝的7万元就离她而去,到底是什么骗局?我验证码发过去了,那我支付宝里的钱不是就给对方拿走了吗?再次登陆支付宝她大惊失色,账户里近7万元没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罗再次登录自己的支付宝,竟然发现里面的69800元余额不见了!因为犯罪分子还没有掌握小罗支付宝的支付密码和验证码,钱还无法被转走,所以犯罪分子还要不停的给小罗打电话发信息,以便进入下一环诈骗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