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宁波所突破性成果:7天人工培育1克拉钻石,价格仅天然钻石1/6
刚刚,收割全球100多年的骗局,被中国人戳穿!
中科院宁波所宣布,人工种植出了钻石,并且在 7 天的时间里就能长到 1 克拉。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这种人工种植的钻石其硬度和纯度完全可以与天然钻石相媲美,然而其价格却仅仅只有天然钻石的 1/6,这一消息轰动了全球。
中科院将钻石轰下神坛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天然钻石的籽晶片上,利用甲烷形成碳原子,这些碳原子像灰尘一样沉积在籽晶片上,之后它会以每小时 0.007 毫米的速度进行“生长”,在 7 天内就能“培育”出 1 克拉大小的钻石。
原钻可与之媲美,但其价格仅为原钻的 1/6,1 万元的钻石钻石骗局 戴比尔斯,在这儿只需 1600 多元就能拿下,这着实令人震撼。有人预估,在 2 年内,人造钻石市场将会迅速发展,成为价值数百亿元的产业。
自此,英美资本家暴炒100多年的钻石骗局,即将凉凉!
壹
钻石,它的学名叫做金刚石。钻石是一种矿石,这种矿石由碳元素组成。并且,钻石是自然界中最为坚硬的物质。
在工业方面,钻石能够被应用于精密制造以及国防工业。然而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它仅仅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石头。
南非发现钻石矿之前,世界上仅印度等地产钻。这些地方产的钻石数量稀少,所以价格自然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1870 年,在遥远的南非突然发现了巨大的金刚石矿。在一夜之间,钻石的价格面临着雪崩般的下跌。那些背后的英国资本家对于钻石矿感到慌张了起来:倘若全世界都知晓非洲到处都是钻石,成为烂大街的东西,那还有谁会去购买呢?
英国几大钻石商为了避免钻石变成无人问津的烂石头而联手设置了人类史上著名的骗局。
他们首先合力创办了钻石公司戴比尔斯(De Beers)。创办该公司的目的是要垄断全球的钻石生意。
De Beers 在巅峰时期,确实垄断了全球 90%的钻石开采以及贸易。并且,它还严格地对年产量进行了限制,从而人为地制造出了钻石稀缺的假象。
钻石并非遍地都是呀,我不提供它依然会很稀缺。道理确实是这样,但因为人造钻石的出现,钻石开始遭遇灵魂层面的拷问:这东西除了坚硬、好看之外,还不像黄金那样能够保值,那么它对于我到底还有什么价值呢?答案就是完全没有价值。
De Beers 是世界最大的钻石巨头,它炮制出了教科书式的营销。它将钻石与爱情绑定在一起,原本没有价值的东西,被它赋予了价值,从而给全世界洗脑。
这个广告词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广告铺天盖地,名人也在代言。在这种连番的轰炸之下,全美都陷入了沦陷的状态。所有人都开始坚信“钻石就是爱情的象征”,并且认为“钻石买得越大,求婚就越有诚意”。
De Beers 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后,顺势在全世界展开钻石营销,并且每次都很奏效。从那之后,钻石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深烙印在全球人民的心中,以至于结婚时购买钻石的行为,根本无法阻挡。
De Beers 垄断着全球,但也曾遭遇危机。在 50 年代末的时候,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开采出了钻石并且实现了量产。为了能够继续保持垄断地位,De Beers 果断地与苏联结成了联盟,这样一来,骗局就得以延续下去了。
90 年代,世界上各个国家陆续发现了钻石矿。随后,越来越多的销售商不再经过 De Beers 这一环节。这样一来,原本的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然而,即便到了现在,De Beers 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地位钻石骗局 戴比尔斯,没有倒下。它依然在开采并销售着全球 35%—40%的钻石。
De Beers 失去垄断霸权后,心有不甘。它重新开始进行钻石加工,研发出了圆形、棱形、枕形等各种切割方法。它还为钻石制定了 4C 评估标准。它既充当了裁判的角色,又充当了运动员的角色。
钻石商口中,经过划线、起瓣、抛光等一系列复杂切割工艺后,钻石会产生瓣面,这些瓣面的位置和角度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只有这样才能让钻石发挥出最大的光彩。实际上,其本质就是工艺越复杂越好,以达到让别人无法模仿的效果。
直到人工钻石,尤其是中国人的出现,终于撼动了钻石骗局。
贰
1953 年,世界上首个人造钻石在瑞典诞生。这项技术并非由中国发明,然而却由中国进行制造并使其发扬光大。
60 年代之前,中国的金刚石主要是依靠进口的。然而,随着中苏关系发生了改变,并且刚果获得了独立,这使得中国的金刚石进口来源被切断了,进而导致国防工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中国为了摆脱困境,率先踏入合成钻石的领域。并且借助自主研发的六面顶压机,成功地合成出了金刚石。
起初,中国合成金刚石主要是用于工业制造。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成功制造出了宝石级别的合成钻石,并且用肉眼根本无法将其辨别出来。
后来,中国人依照戴比尔斯的标准和工艺进行操作。经过一次次的迭代后,做出了在色泽、纹理、硬度方面,与天然钻石完全一样,甚至比天然钻石更纯粹、更优质的人造钻石。
中国合成钻的产量情况如何呢?据相关统计,中国合成金刚石的产量非常高,达到了全球总产量的 90%。每年的产量为 200 亿克拉,并且这种高产量已经连续保持了 16 年,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如今,我们凭借着这样的实力在这一领域独步天下。
显然,中国合成钻打破了 De Beers 所兜售的关于爱情的钻石美梦。他们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地收割全球的智商。这对他们而言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De Beers 在 40 多年的时间里持续打压合成钻的地位。它投入 4000 万美元制造了“人造钻石鉴定器”。还联合全球 6 大天然钻石矿业公司,启动了“真实是稀有的,真实是钻石”的推广项目,以此来抨击合成钻石。
De Beers 为何要拼命打压中国合成钻石呢?当下,合成钻石的价格大概是天然钻石的一半。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像中科院“种”出的钻石这种情况,未来合成钻石的成本只会进一步降低,甚至有可能降低到天然钻石成本的 10%。
大家买钻石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给别人看吗?合成钻的质量本来就和天然钻石差不多,现在合成钻的价格便宜得就像白菜价一样,那为什么还要花费 10 倍的价钱去买天然钻石呢?
这是对全球人民的最强福音,然而对 De Beers 而言却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无奈的是中国合成钻已经遍布全球。De Beers 挣扎了几十年,最终在 2018 年宣布开始售卖人造钻石,并且将其与天然钻石区分开来,将其定位为时尚快销品。
De Beers 尽管嘴硬,然而在靠垄断和营销骗局称霸全球 100 多年之后,它确实败给了中国制造。
叁
讽刺的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大的合成钻出口国。同时,我们也是最大的天然钻购买国。
毫无疑问,合成钻不管多么先进。它依然无法取代天然钻。原因何在?
人性本质上具有从众性。大家都深信不疑的事情,你即便去质疑,也难以与之抗衡。我们都清楚钻石其实就是一颗普通的石头,它除了商家赋予的那些虚假含义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价值。然而,既然有人相信,那你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钻石意味着美好,意味着爱情。De Beers 兜售了长达百年的谎言,而这谎言遇到了爱慕虚荣的中国人,就好像天雷勾地火一样。因此,它每年超过 25%的销量都来自中国。
然而,在普通人的眼中,钻石意味着美好。而在生产钻石的非洲大地上,钻石却意味着血腥。
De Beers 持续 100 多年靠钻石赚取巨额利润,并且给非洲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苦难。在南非,De Beers 拥有 7 个大型钻石矿。开采工们每天都需要在烈日的暴晒下工作 16 个小时,然而他们所获得的薪酬却非常低廉。
开采条件很恶劣,矿井温度高,灰尘还会袭肺等。这些问题导致矿工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可以说,每一块美好的钻石背后,都有非洲劳动人民的血与泪。
这还不够。为了抢夺钻石开采权,非洲国家发生了内战,其中就有塞拉利昂。塞拉利昂盛产钻石,叛军通过利用军队逼迫人民为其采钻,然后用卖钻所得的钱来供养军队。
内战持续了长达 11 年,这让无数人被迫流离失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钻石,却被出售到全球,而全球却在见证着爱情,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啊。
钻石只是虚荣的产物。它只是坚硬的石头。它价格贵并非因为钻石会枯竭,而是因为人为造成了稀缺的假象。甚至它还沾满了鲜血。
这与国际大牌宁可烧毁价值上亿元的衣服,也不愿打折的情况,道理是相同的。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让你相信该品牌的产品是稀缺的,是奢侈品,从而让你乖乖地用高价去购买成本低廉的产品。
中国合成钻,和中科院宁波所的成果,正是在戳穿这些骗局。
如果你必须购买钻石,那么合成钻或许比天然钻更有意义。合成钻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它没有沾染非洲男女老少的鲜血和悲剧。虽然它不是产自天地之间,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健林曾说,不要听信老外的蛊惑。造一条腰带、一个皮包,就被称作奢侈品了吗?那是自己去迎合。而飞机、游艇、高端酒店,这些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老王这话值得一挺,别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