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三十六计 江西日报社推出基层治理36计——治理强基江西行全媒体策划报道
编者按: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部分。国家领导人屡次强调,要依靠党建来引领基层治理,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的整个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表明,“要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实施治理强基战略,这一战略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要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机制,还要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江西日报社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出“基层治理36计——治理强基江西行”全媒体策划报道,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社区,走街巷,访乡村,观察基层社会治理情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寻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讲好基层善治的幸福故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模式的优劣,关键在于治理是否有效。近年来,余干县公安局持续亲近群众,紧密围绕让人民群众拥有满足感、获得感这一目标防骗三十六计,将精细化、暖心化的服务落实到位,开通民意诉求“直通车”,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
去年5月,余干县公安局借助“千警万格百万群”活动这一契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创新,充分借助全县网格治理的“最小微信群”,组织派出所民警加入1840个网格微信群,打造出一个警民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基层平安建设“小微警官”民生服务品牌,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近日,记者踏入余干县各个乡镇派出所,体会“小微警官”于基层持续展现的活力,这种活力如植物般不断“生根发芽” 。
“小微警官”深入基层解民忧
全覆盖:
提高群众参与度 以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
大家看看这个背影,要是有认识的人,就请马上与我们“小微警官”取得联系。
2023年初,有村民家的鸡遭窃,枫港派出所民警查看监控,发现一个可疑人员的背影,随后将其转发至各村组微信群,发动村民寻找,很快有人认出嫌疑人,案件迅速告破。
以往或许存在一个误会,人们以为公安对于损失较小的偷摸案件不会立案侦查。但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偷鸡案件被侦破后,会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这有利于治安稳定。所长张文可说
枫港派出所所长张文可记录村民大情小事
余干县各个乡镇的村小组,都会打造一个网格联络微信群。怎样全面利用这些网格群,提升群众参与程度、最大程度发挥其成效,是余干县公安局党委始终在思索的问题。2022年5月,余干公安安排派出所民警以“小微警官”的身份,用一致的名称、一致的头像加入该群,把这些群发展成推动警民联系,方便公安工作的“最小微信群”。
该局党委委员、副政委胡庆丰称,“小微警官”加入各村组家族联络群后,转变了传统宽泛的宣传方式,变为有针对性、区域性、受群众关注且喜闻乐见的内容,做到“用群众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最大程度贴近群众,最快速度解决群众诉求,有效提高了线上见警率与管事率;同时,会积极发布有奖线索征集、悬赏等各类通告,充分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形成了警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此外,还能把为民服务、安全提醒等信息传递到每个家庭群,将“派出所”搬到群众家门口,实现线上沟通零距离 。
自从“小微警官”加入我们村组群,村里的治安好了很多。出远门时,家里敞开门也不用担心。说起“小微警官”,枫港乡村民李大娘赞不绝口。
推广“小微警官”民生服务品牌之后,余干县的警民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了。胡庆丰表示,当前全县民警一共加入了1840个网格微信群,对情况了解得清楚明白,基本上达成了“家庭式”的全面覆盖。
防欺凌:
推动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好转
携手校园护平安
少年强大,国家就会强大。预防未成年人做出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校园以及校园周边的安全,这是基层治理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公安机关肩负的重要任务。
近日,在杨埠派出所,所长吴耀坤正在对16名学生进行公开表彰,这些学生表现优秀,他们是由各学校综合推荐而来,在小微警官入校园期间,他们的表现十分优异 。
据介绍,余干县是人口输出大县,各乡镇存在不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成为棘手问题。民警杨波负责法治进校园,对此深有体会。他觉得,要持续强化校园安全问题的精准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深化以“小微警官”模式带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如此才能有效推动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杨埠派出所“小微警官”进校园
“小微警官”工作开展后,杨埠派出所民警加入各校各班级学生家长群,实现对辖区所有中小学校的全覆盖,借助最小微信群,重点围绕校园法制宣讲、校园专项检查、校园及周边巡逻、校园表彰优秀学生、校园帮扶困难学生、推广民用监控安装等工作,守护校园安全,提升辖区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 。
此外,该所把辖区内有过校园欺凌行为历史的学生当作重点监管人员,通过校园走访、家访或者到派出所约谈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辅导、进行普法教育。
吴耀坤表示,自从开展“小微警官”进校园工作后,发案率大幅下降,去年涉校警情为9例,今年自9月1日小微警官进入校园后,派出所涉校警情为0例。
吴耀坤表示,他们期望借助“小微警官”塑造出校园防欺凌杨埠模式,该模式要面向全县其他乡镇进行推广,以此守护学生平安 。
零警情:
做好矛盾源头化解
做到风险前端处置
“枫桥经验”的基底是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在余干县网格治理“最小微信群”内,警方在收到群众诉求后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开展矛盾源头化解以及风险前端处置。当地不少派出所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拓展了“枫桥经验”的深度,进而实现辖区“零警情”。
在余干县大溪乡湖坊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内,“‘小微警官’助推基层治理”字样赫然呈现在记者眼前,一排排信息栏也赫然呈现在记者眼前。据湖坊村党支部副书记田建峰介绍,民警进入各村组的微信群后,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大幅减少。田建峰说,村里好几年都没有报警的事了。大小矛盾都被“小微警官”化解了。
大溪派出所召开警民恳谈会一同打造无警情村
大溪派出所所长余轶华介绍,零警情并不意味着村民间没有矛盾,只是在冲突爆发前,村民会通过微信联系“小微警官”,提前处置并化解矛盾,无需拨打“110”报警,对于较为棘手的纠纷问题,“小微警官”还会借助由治安积极分子、老党员和村干部组成的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社庚派出所小微警官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社庚派出所同样实现了辖区无警情,在所长胡杰看来,“小微警官”不但要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而且要鼓励村民主动加入治安志愿者行列,社庚派出所的《群众功劳簿》上记录着这样一句话:“吴常清协助民警成功调解一起感情纠纷,阻止了一起悲剧发生,挽救了一个家庭。”
村民吴常清表示,自己能够被记录在功劳簿上,感觉很光荣,并且愿意继续为社庚治安贡献一份力量 ,他还说警民互融成就了一段段“鱼水情”,也使“小微警官”品牌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
无电诈:
抹除“伤疤”
以点带面防电诈
“重金求子”是电信诈骗专用名词,它曾是余干县过去基层治理工作中难以消除的“伤疤”。为摆脱不良社会名声,近年来,余干县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下了重拳,出了大力。不仅加强重点电信业务治理,增强技管网能力,还深入基层,提高群众反诈骗意识。
康山派出所小微警官同“反诈之星”一同入户宣传反诈知识
据统计,今年以来,余干公安开展打击电信诈骗工作,已劝阻24763人次,及时为群众挽回112.58万元,破案返还金额201.3万 。
康山派出所所长张志辉称,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是保障辖区村民不受侵害的有效办法。发现一起就打击一起,采取零容忍态度,同时借助“最小微信群”,用村民身边案例警示教育村民,使村民知法、懂法、敬法、守法,不敢且不会从事电信诈骗活动。
张志辉介绍,今年以来,在康山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所把府前村作为试点来打造“无诈村”。“小微警官”会和村委选聘的反诈宣传大使一起,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这么做的目的是切实提高辖区群众识骗防骗的能力,进而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共同抵制网络电信诈骗的浓厚社会氛围。
到现在为止,这个村子没有一条来自上级部门下发的两卡人员线索,创建“无诈村”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个康山乡收到的上级部门下发的人员线索,相比去年同期也有了大幅度下降。接下来,这个派出所会总结经验,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到辖区内的其他村子,最终达成全乡无诈的目标,全面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小微警官”模式见成效
公众安全感跃居全省第1方阵
在新征程上,加强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努力的方向之一。余干县公安局打造了“小微警官”民生服务品牌,此品牌开拓了基层治理的新思路,大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进一步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在基层创建和谐稳定 。
记者从余干县公安局得知,当下,“小微警官”已加入全县1840个网格微信群,也就是网格治理最小微信群,并且以这个群为平台,充分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小微警官”模式推出后,仅仅半年时间,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7%,行政警情同比下降45%。2022年全省进行了公众安全感测评,测评结果显示,余干县公众安全感有了显著提升,跃居全省第1方阵,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
余干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玮称,这种基层治理创新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余干县公安局更深入地融入社区、乡村,了解当地民情以及基层发展状况,更贴近民众、倾听民众心声、为民众排忧解难。在今后工作里,局党委将把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切入点,用好、用优最小微信群防骗三十六计,推动基层治理迈向新高度 。
江西日报社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
推出“基层治理36计——治理强基江西行”
全媒体策划报道
同步启动
2023江西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此前报道:)
面向全省征集优秀案例
征集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15日
快来参与吧!
2023江西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征集申报表
(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