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1687字,阅读需8分钟
  • 133
  • 0

年末银行资金紧张推高收益理财,嘉丰瑞德提醒防骗谨防猫腻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5月8日 13:05,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为了便于投资者在年末选到放心的银行理财产品,嘉丰瑞德理财师提醒年末理财防骗在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提防猫腻,谨防上当!此外,嘉丰瑞德理财师还提醒投资者防范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还要做到四个不:“不”跟风投资、“不”盯着高收益、“不”轻信任何人,更“不”要借钱做投资。

依照往例银行防骗,年终时分,民众需提取过年资金,企业需支付员工薪资需提取资金,企业还需偿还债务需提取资金,加之银行年终绩效评估……因此,银行资金状况显得格外吃紧。那么,银行将如何应对呢?它们会推出各式高收益理财产品,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值得信赖银行防骗,其间好坏参半,且不乏诸多问题。为了帮助投资者在年底挑选到让人安心的银行理财产品,嘉丰瑞德的专业理财顾问强调,在年底理财时首要任务是防范诈骗,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陷阱,务必小心,以免受骗。

【猫腻一:购买理财产品送丰厚礼品】

年底时分,银行职员们会向民众大力推荐各类理财产品,他们常常通过赠送高额礼品作为诱饵,鼓励民众购买,诸如购买10万元理财产品可得一桶色拉油、投入20万元则赠送电饭煲等。此外,为了消除民众在购买产品时的顾虑,银行职员还会保证产品的到期收益。嘉丰瑞德理财师特别指出,尽管银行提供的礼品是真实存在的,然而,他们承诺的收益在到期时未必能够如约实现。因此,大家切勿被那些微小的利益或是未实现的收益所吸引,务必仔细了解产品的投资趋向以及潜在的风险。

【猫腻二:留心银行的“文字游戏”】

金融机构有时会进行所谓的“表述技巧”,例如将“保证本金安全”描述为“本金保障率高达80%”,这实际上表明银行仅保证本金中的80%不受损失,而投资者仍有20%的本金可能面临亏损风险;又或者将“预计收益”称为“潜在收益”,这样既可能不向投资者透露具体的收益数字,也可能仅提供一个数字,但实际收益还需扣除诸如服务费等不显眼的费用。因此,“潜在收益”相较于“预期收益”蕴含的风险更高。鉴于此,嘉丰瑞德理财顾问提醒广大投资者需警惕银行可能玩弄的“文字游戏”,切勿被那些看似诱人的高收益所迷惑。

【猫腻三:区别到期时间和到账时间】

众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其到期日并不等同于资金到账日。以某款理财产品为例,其到期日定于8月18日,然而理财合同中明确指出“产品到期后,资金需在三个工作日内入账”。若该产品的投资资金于8月20日才到账,那么在这8月18日至8月20日的两天期间,投资者的资金将仅按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从而导致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有所降低。因此,需明确产品的到期日与资金到账日,准确计算产品的实际盈利情况。

银行防骗演练总结_银行防骗_银行防骗演练方案

【猫腻四:小心银行的“霸王条款”】

众多投资者面临困境,所购产品使用未满月,银行却擅自决定提前结束该理财产品的合约。在这种情形下,投资者需独自承担所有风险。银行提前终止合约的原因多样,例如金融政策的变动、央行利率的调整,或是与汇率、利率挂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因指标变动而终止。然而,嘉丰瑞德理财师对银行的这类“霸王条款”进行了提醒,投资者只需留心,便能在事前预知。通常在签署产品合同时,银行会要求投资者签署一份允许银行提前终止产品的说明书。若投资者对这类条款不甚了解,完全可以拒绝签署。

此外,嘉丰瑞德理财顾问特别强调,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警惕潜在风险,并应遵循“四不”原则:避免盲目跟风、“不”被高收益所诱惑、“不”轻信他人,更“不”应借贷投资。在挑选理财产品时,务必仔细了解其风险与投资方向,切勿盲目跟投,同时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做出明智选择。若对产品风险把握不足,理财师推荐选择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产品,或是年化收益率超过十的宜盛财富宜盛宝等,此类投资相较高风险产品无疑更为稳妥,更能让人安心理财。

匿名用户12-06 09:25:14

在股市摸爬滚打已久,然而战绩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亏损远超盈利。这主要是因为自己缺乏判断力,一味地盲目追涨杀跌,结果买在了高位,关键时刻无法准确把握买卖时机,常常被主力操控。幸运的是,遇到了葛震傲老师,他对股市有着深入的研究,不仅对股票进行分析,还教会了我如何识别买卖时机,掌握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尤其是他对主力动向和趋势的把握,精准无比。3个月可以从8W做到16W,你们快去看看吧!

匿名用户12-06 09:25:14

郑涞函老师对股市走势分析得透彻明了,众多投资者都紧随他的步伐,共同研判市场动向。郡240,2900,90,这些数字在他的解读下,显得格外清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