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两点化学系研究生新生安全教育在化学馆开展
8月31日午后两点,化学系的研究生新生们齐聚化学馆301报告厅,共同参与了预定举行的安全教育培训。在此次活动中,化学系的所有新生均参与了学习。本次培训得以顺利进行,得益于清华大学保卫处处长李志华老师的莅临、清华大学保卫处防火科副科长王亚平老师的精彩讲解,以及化学系副系主任华瑞茂老师的热情主持。
李志华老师首先对化学系现有的安全防范措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保障校园及院系的安全稳定,与每一位师生都息息相关。在为研究生新生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李老师还结合历史案例,向化学系的新生们详细阐述了防盗和防骗的相关知识,并督促大家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李志华老师为化学系同学做安全教育
在校园安全方面,李老师对同学们关心的“电动车电池禁令”进行了详细说明。考虑到电动车电池的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容易出现老化现象,这导致在安全方面存在不少不确定性。一旦电池发生火灾,无疑会对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然而,若建设公共充电桩将耗费众多公共资源,并对校园空间造成影响,所以学校鼓励师生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正在推进校内共享单车定点投放项目,以及提供校园巴士免费乘坐等政策,以解决师生的出行需求。
李志华老师与同学展开深入交流
李老师与学生们热情交流,围绕“校园游览”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校园的安全与秩序的维护,不仅依赖于保卫部门的辛勤劳动大学生防盗防骗案例分析,更少不了同学们的齐心协力。在活动的尾声,李老师特别提醒大家记住保卫处的联系电话62782001,以确保大家的校园生活更加安全和安心。
接着,王亚平老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同学们详细阐述了“实验室火灾应对措施”以及“火灾预防措施”。
王老师在讲解实验室火灾应对策略时,将其精炼为“报警、灭火、逃生”三个关键步骤,并对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灭火工具的认识,王老师将灭火器、灭火毯等常用设备带到了课堂,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并亲自演示了操作技巧。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被总结为“拔、握、压、扫”四个动作,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王亚平老师请同学操作灭火器
王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了火灾案例和火场自救的视频,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明白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王老师针对火场逃生,提炼出了一系列关键点,包括“不进入危险区域、不贪恋财物、弯腰低姿前进、快速撤离”等,这些简洁的四字格言帮助同学们更容易记住逃生要领。
王亚平老师与同学互动
最终,华瑞茂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他结合化学系的实际情况,从案例剖析、规章遵循以及安全防护等三个方面,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华瑞茂老师讲解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
华老师强调,“科学虽重要,但生命的价值更为珍贵”,因此我们应当增强安全意识,努力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身为化学系的教授,华老师以近期发生的多起实验室事故为例,引导学生们剖析事故的成因,并对如何预防事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华老师的授课使同学们认识到,众多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根源往往是对细节的疏忽以及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够,从而给同学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他制定了实验室的基本安全准则,并警示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务必谨慎,切勿尝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实验。同时,他强调在保持头脑清晰的状态下,要迅速处理或上报遇到的问题,防止事态恶化。
华瑞茂老师为新生解读化学系实验室制度与规定
华老师向同学们详细阐释了化学系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大家认识到这些制度的制定宗旨在于以人为本大学生防盗防骗案例分析,同时他呼吁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实验步骤,坚决消除所有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次安全教育成效显著。三位教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同学们对校园安全、实验室安全以及个人安全等方面有了全新的理解。安全不容忽视,细节决定成败!化学系的学生们应当将安全视为重中之重,为校园及实验室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韩策
图片:江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