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1610字,阅读需8分钟
  • 139
  • 0

开学季需警惕!网络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诈骗套路来袭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5月16日 09:06,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不要被高额报酬所迷惑,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凡是在班级群中以“老师”身份索要学费、班费、资料费引诱家长扫码转账的,要通过多种途径仔细核对对方身份,无法证实身份的都是诈骗。

开学季不仅是知识海洋的启航时

也是骗子们眼中的“黄金周”

特别是学生们手里鼓鼓的钱包

简直等同于他们眼中的“宝藏”.

一 网络刷单返利

网络刷单行为属非法范畴,切勿轻信那些宣称“高额佣金”“先行垫资”的兼职刷单广告。切勿被丰厚报酬所诱惑,更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误信骗子关于退款承诺的说法,以免陷入连串诈骗陷阱。

二 冒充物流、电商客服类

若您接到电话,对方声称是电商平台的客服,务必保持警惕,切勿轻率相信,更不要进行转账或汇款操作。在您对情况存疑时,请直接联系该平台官方客服热线,以便进行确认。

合规的退款和退货流程中,资金将沿原支付途径退还,消费者无需再次提供银行卡信息,亦无需提供验证码,更不会以信用为由诱使您下载各类网贷软件进行转账操作!

三 冒充熟人类

面对那些自称为熟人、领导的个体,若他们通过短信、微信、QQ、钉钉等通讯工具主动添加为好友,并提出转账或汇款的要求新生入学防骗,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在这种情况下,务必通过电话或亲自见面来验证他们的身份和信息的准确性,以防止上当受骗。

四 虚假收费通知类

在班级群中,若有人假扮成“老师”名义索要学费、班费或资料费并诱导家长扫描二维码进行转账,务必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核实其真实身份;若无法确认其身份,则极有可能是诈骗行为。

五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

在游戏过程中务必确保个人账号资料的安全,切勿向他人泄露个人信息,交易游戏产品应选择正规或官方渠道,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私下转账和交易行为。同时,家长们也请谨慎,不要随意将支付密码告知孩子。

六 虚假兼职类

学生网络刷单骗局_开学季网络诈骗防范_新生入学防骗

对于来历不明的所谓“高薪兼职”岗位,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切勿被那些诱人的快速赚钱承诺所误导。务必记住,世上没有免费的馅饼。

七 谨防帮信罪

帮信罪,又称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系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设的罪名。该罪指行为人明知他人正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却为其犯罪行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亦或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协助,其与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活动关系密切。

同学们务必保持高度警觉!若涉足“帮信”活动,必遭严重后果!切勿因小失大,触犯法律底线!

八 不要出租出售出借两卡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撑,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与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联系紧密。

九 地推引流类

遇到扫码免费领取礼品、转发兼职广告、拉人进群等情形时,大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协助诈骗分子搭建呼转设备、提供通讯线路、拨打电话进行转接等行为,均可能触犯法律。

警 方 提 醒

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无论是通过短信、邮件还是社交软件接收到的,一旦发现来源不明确,就应坚决避免点击。因为这些链接可能潜藏有害软件,它们可能窃取你的个人资料,或者诱导你访问假冒网站新生入学防骗,从而进行诈骗活动。

不随意扫描未知二维码,因为这样的二维码可能隐藏着危险,轻则导致手机感染病毒、个人信息被窃取,重则可能直接遭受经济损失。在扫描任何二维码之前,务必核实其来源是否可信,确保其为正规商家或机构所提供。

坚决避免向未知账户进行资金转移,这一点至关重要!不管对方提出何种借口请求转账,一旦账户信息不熟悉,就必须予以拒绝。在执行转账操作之前,务必对对方身份进行严格核实,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通讯手段进行身份确认。

确保个人信息安全: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信息、登录密码以及验证码等敏感资料,对于维护您的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切勿轻易向他人泄露。在网络上填写个人资料时,务必挑选信誉良好、保障措施完善的平台,同时要警惕并避免在不可靠的网站或应用程序中留下您的个人信息。

接到有关学校事宜或孩子状况的来电或短信,若对其真伪存疑,应立即与学校或家长取得联系,以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切勿仅依据对方单方面的陈述便轻易作出判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