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案例 正文
  • 本文约7153字,阅读需36分钟
  • 104
  • 0

扫码文末二维码加入罗辑医疗知识星球,链接20年3000位医健精英及部分基因检测机构名单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5月23日 09:08,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罗辑医疗知识星球20年链接3000位医健精英原诺禾致源的蒋总也出来辟谣了,诺禾致源最近是上了智能化的生产线,普通一线的基础实验员用不了那么多了。

扫码文末二维码即可加入

罗辑医疗知识星球20年链接3000位医健精英

以下列举了2015至2016年间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部分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的名单:

华大基因、博奥生物、贝瑞和康、诺禾致源、碳云智能、世和基因、泛生子、吉因加、百迈客生物、圣谷同创、康普森、嘉宝仁和、源宜基因、博淼生物、圣庭集团、中美泰和、斯克尔基因、华牛生物、微旋基因、安诺优达、基云惠康、爱普益、麦基诺基因、量化健康、诺赛基因、毅新兴业、博恒生物、百麦华康、华生恒业、路思达、鑫诺美迪、中科紫鑫、海克维尔、瑞德百奥、英木和、溯源精微、华弈生物、奥维森、布斯坦、信诺佰世、银河基因、华诺时代、药明康德、云健康、派森诺生物、晶能生物、美吉生物、宝腾生物、凡迪生物、佰真生物、南方基因、烈冰科技、生工生物、鼎晶生物、锐翌基因、欧易生物、翰宇生物、泛亚基因、尤尼曼、联合基因、吉玛生物、康成生物、赛安生物、吉凯基因、上海敏芯、阿趣生物、博苑生物、丰核信息、生咨生物、英拜生物、凌科生物、泉脉生物、卓立生物、达迈生物、基因科技、基龙生物、源奇生物、赛优生物、湘雅医学检验所、希匹吉生物、吉凯基因、百世嘉、派航生物、思路迪、锐翌生物、惠研生物、嘉因生物、允英医疗、虹舜生物、捷易生物、祥音生物、伯豪生物、千年基因、博大威康、易基因、海普洛斯、瀚海基因、裕策生物、蓝图基因、普元科技、早知道科技、英马诺生物、恒创基因、瑞奥康晨、华因康、达安基因、拓普基因、基准医疗、锐博生物、燃石科技、基迪奥生物、永诺生物、坤图生物、美格生物、金域检验、瑞科基因、赛哲生物、洪祥生物、贝达药业、谷禾生物、浙江天科、中翰金诺、杭州英睿、壹基金、然钠生物、晶佰生物、联川生物、奥拓生物、艾迪康医学、迪安诊断、博圣生物、菲沙基因、康圣环球、贝纳基因、生命之美、数桥科技、锦奥生物、大众源生、帕诺米克生物、金唯智生物、贝斯派生物、天昊生物、苏州生物医药创新中心、Qiagen、赛业生物、中宜金大、亿康基因、所罗门兄弟医学、迪康金诺、广而生物、苏博生物、锐创生物、健海生物、盘古基因、天津生物芯片、国信凯尔、先导药物等众多企业。

回溯往昔,在2015至2016年那段基因测序技术炙手可热的时期,市场之热烈程度令人瞩目,单月就有多达32家精准医疗企业成功获得投资;在这些企业中,A轮投资的有20家,B轮的有11家,而C轮的仅有一家;此外,共有9家企业获得了超过亿元的融资,而这些融资的大多数均来自基因测序领域的企业。

这些先行者们,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和营业模式的不足,如今存续者寥寥无几。据统计,在上述将近两百家的测序公司名单中,几乎一半已经倒闭!而这名单上所列的公司尚且有些许知名度,那么那些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其消亡的数量更是难以估量。

不仅国内从事测序业务的机构,国际上的同行们也纷纷面临关停或裁员的困境,真不知道在这场疫情中,究竟还有多少勇敢的挑战者和无奈的退出者会逐渐显现出来。

国外公司

Theranos

2003年,Elizabeth Holmes,Theranos的CEO及联合创始人,在加利福尼亚州创立了这家公司。Theranos作为一家专注于基因检测的企业,其宣传标语为“告别令人畏惧的针头和采血试管”,宣称只需轻轻刺破指尖,采集几滴血液,便能在专业医疗实验室中完成多达240项的医学检测,涵盖从胆固醇到癌症的各种疾病,并且能够迅速得到检测报告。造假丑闻一经揭露,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随即发布了两份代号为483的报告,详细列举了Theranos公司在多次检测中暴露出的问题。随后,该公司遭到了卫生监管部门的处罚,其基因实验室的营业执照被撤销,并被责令在两年内不得恢复营业。到了2018年,基因检测企业Theranos正式宣布解散。拓展阅读:,

Ancestry

今年二月,全球最大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Ancestry宣布,将对全体员工实施6%的裁员比例。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Margo Georgiadis在其博客中提到,此举旨在应对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需求的减少。当前市场正处在关键转折点,公司若欲实现未来的增长,必须与消费者构建起坚实的信任纽带,同时致力于研发更具市场价值的新产品。

23 and me

年初,23andme对其消费者团队进行了人员调整,裁减了100名员工。据Pitichbook提供的数据,该公司总员工数约为700人。公司官方表示,此次裁员旨在对消费者业务进行结构优化,而药物研发部门,即therapeutics部门,并未受到影响。近期,随着疫情形势的加剧,公司再次进行了裁员,此次裁员人数为84人,累计裁员已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0%以上。

Helix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Justin Gao向GenomeWeb透露,Helix计划关闭其在丹佛和旧金山的办公场所,并计划裁减部分员工。然而,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符合CLIA标准的实验室以及位于San Carlos的总部将得以保留。上月,Helix公司宣布,前Illumina公司首席财务官、现负责群体基因组业务的Marc Stapley被任命为CEO。此前的Helix CEO一职由运动品牌Under Amour的首席数字官Robin Thurston担任。Helix的核心业务已从针对个人消费者的外显子测序服务转型,专注于为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提供大规模的群体基因组服务。这家由Illumina公司培育而成的个人基因组企业,在天使轮融资阶段便成功筹集了1亿美元,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创立个人基因组应用市场,再到向群体基因组领域拓展,这一转型确实值得关注一谈。在我国,个人基因组业务的发展历程中,曾多次迎来高潮与低谷。自2018年起,新增了若干家个人基因组企业:华平资本投资的基因盒子公司继续选用Illumina的基因芯片技术,贝瑞和康以及Prenetics的源基因公司则采用了外显子测序技术,上海生科院马普所创立的口袋基因公司专注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而华平资本与药明康德共同投资的安我基因公司则专注于母婴市场。WeGene、23魔方、水母基因以及众多DNA品牌等亿康基因的骗局,这些一直活跃在市场上的知名品牌,预计将迎来又一年热闹非凡的市场景象。

国内公司

近期与燃石医学的负责人进行探讨,谈及不久的将来,失业者数量或许将远超就业者。深入思考,此情形似乎并非无稽之谈。以肿瘤精准医疗这一细分市场为例,已有百家企业涉足其中。尽管肿瘤检测领域前景广阔,但可供自身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却愈发有限。目前确实难以承受众多企业共同成长的局面,结果很可能只有十几家企业能够崭露头角。

行业复苏的迹象似乎尚未显现,然而,接连传来的诸多消息却让人遐想无限。2020年伊始,诺禾致源上市尝试未能成功,部分自媒体将其解读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危机四伏。对此,原诺禾致源的蒋总亲自出面进行了澄清,指出诺禾致源近期正在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因此对普通一线实验员的需求有所减少。传闻中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裁员,人数已超过百人,而南京的诺禾致源似乎受到了重创,多数员工可能都已被解雇。

2018年第四季度,明码生物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裁减了约30%的员工。进入2019年,这一裁员趋势并未停止。许多人认为,明码生物此举是在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尽管之前公司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希望通过调整部分人员来扭转局面,但结果在2020年初再次显现,明码生物再次裁员30%,几乎整个B2C部门被裁撤,仅有少数员工被并入B2B部门。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战略上的直接错误,亦或是选人不当,目前尚难以确切得出结论。

碳云智能自2016年崭露头角,当时可谓是如日中天,成功吸引了腾讯的10亿资金支持,迅速以独角兽企业的形象崭露于业界。短短数年间,众多精英人才纷至沓来,到2018年,其团队规模已增至500至600人,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然而,与此同时,也时常有人质疑,对碳云智能所从事的具体业务一无所知,且未见其推出任何产品。后来得知李英睿被迫离职的消息,甚至还有流传着描述得相当逼真的传闻。自2019年下半年起,公司开始进行人员调整,接连裁减了上百名员工,目前员工数量最多仅剩400人。听说碳云智能曾将办公楼抵押,借得3000万元用于发放工资,而最近裁员时的补贴则是通过向政府申请的疫情专项补贴所得,但这一说法的真伪尚未可知。我观察到,碳云智能的高层管理人员流失严重,原先官网显示有九位合伙人,而现在公开信息中仅剩两位,那些离职的高管究竟去向何方?

安诺优达

根据可靠消息,安诺优达决定撤销肿瘤业务部门的所有员工,共计约60名,且已于5月23日通过电子邮件向肿瘤业务线的员工发出通知。通知中提到,由于公司经营策略及业务领域发生了重大调整与变动,公司强制要求员工签署《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以及《员工离职工作交接报告》。同时,公司设定了5月24日为回复扫描件的截止日期,逾期未回复将视为员工已默认接受相关协议。此次,安诺优达肿瘤线员工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其公司名称为安维康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完全由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控股。据悉,针对此次裁员事件,安诺优达的高层管理人员并未作出任何说明,而被裁员工试图与高层取得联系,亦未获得任何回应。此外,据其他信息渠道透露,安诺优达董事会对于肿瘤线可能存在的违规问题感到忧虑,这或许正是导致裁员举措的深层原因。据悉,此次事件牵连的员工指出,安诺优达对肿瘤线进行的裁员并非首次发生。

安诺优达基因科技,成立于2012年,其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总部设于北京。作为我国基因组行业的知名企业,它不仅是中国领先的NIPT服务商,还致力于将新一代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人类医学健康及生命科学研究两大领域。此外,安诺优达还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以及国家发改委首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此次裁员涉及的肿瘤业务板块,正是安诺优达计划全面升级的业务领域之一。据其官网信息,安诺优达目前的医学研究聚焦于生殖生育、肿瘤治疗和基因健康三大领域。其中,肿瘤领域涵盖了血液病、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以及泛癌种等多种基因检测服务。

华生基因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已将江苏华生基因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肿瘤精准医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及其数据库,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网址为https://sf.taobao.com/0515/10,账户名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上进行了公开拍卖,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拍卖涉及:江苏华生基因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肿瘤精准医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金琉璃,包括该平台及数据库,以及与之相关的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发明。金琉璃作为一款专注于肿瘤医护领域的网络平台,致力于为肿瘤医生提供包括专业临床案例、基因检测、专家会诊、患者转诊以及医学文献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其数据库已收录超过180万份肿瘤治疗案例数据,其中包含8万余份带有基因检测结果的报告。该大数据平台汇聚了超过十万名注册用户,其中多数为从事肿瘤治疗工作的医生与护士,他们遍布全国五千多家二甲及以上等级的医院。在拍卖活动中,相关当事人商定,起拍价格定于三千万元人民币。购买者必须是中国公民或国内企业、医院、研究机构、上市公司,参与拍卖前,其身份必须由本院进行审查,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报名,若未经审核即参与拍卖,其成交结果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不符合规定者参与竞拍,将被视为恶意竞拍,本院将对其进行处罚。

本院采取集中公告,若第一次拍卖成交,则取消第二次拍卖。

事项

第一拍卖

第二次拍卖

拍卖

时间

2019年11月25日10时至11月26日10时

2019年12月5日10 时至12月6日10时

起拍价

30000000元

24000000元

保证金

3000000元

3000000元

增价

幅度

50000元

50000元

看样

时间

2019年11月18日下午15:30-16:30

2019年12月2日下午15:30-16:30

看样

地点

本院

本院

基因帮

2015-2016基因检测公司融资_基因检测服务机构名单_亿康基因的骗局

华小公司专注于在线销售生物信息学科技服务,其业务模式主要针对兼职平台,负责连接生物信息学工程师与需求客户。公司不仅提供相关服务,还自行生产类似产品。在2016年,华小公司成功获得了200万元的天使投资。然而,今年年初,公司并未有新的进展或动作。

丰核生物

以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为招牌,宣称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及其实验室团队共同发起,自诩为生物信息学分析的领军者,旨在构筑中国与世界医学、生物科研领域的交流平台,为我国科研及临床学术研究提供助力,然而却一手策划了我国学术史上规模最大的论文撤稿事件。

臻和基因

听闻公司年初进行了人员调整,但具体是否属实尚未可知,因相关信息并未对外公布。据推测,此事处理得相当妥当,员工们得以和平分手,因此并未有离职员工在网络上披露相关情况。

美因基因

之前也有裁员风波,知乎上内部员工匿名的评价较差,

明码生物

从其创立至今的历史进程观察,该企业在基因测序领域似乎实力不俗,然而,在网络搜索中,关于其相关信息的报道却相对较少。对于其与诺禾致源、贝瑞和康、安诺优达等同行相比,在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上如何,我十分好奇。

明码通过一连串精明的举措,使得一位对其深情的员工感到心灰意冷,只能强颜欢笑。年终奖没了,薪水未涨,为了迎合董事会,为了美化报表,难道良心真的已经全无了吗?时至今日,公司的发展方向是否已经明确?是否已经制定了详尽的员工激励措施?你们还在空谈吗?难道员工就是任人拿捏的柿子吗?你们大规模地招募员工,又大规模地裁减人员,还大规模地对外地项目进行投资,最终业绩支撑不住,却让那些辛苦努力奋斗一年的基层员工为你们承担后果?难道公司真的资金短缺?抑或是,高层领导根本不在乎底层员工的生死存亡,一旦我们离职,他们马上可以招募新人,至于你一年的付出,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为何不早点宣布不发年终奖呢?别的企业都在年前发放,唯独你拖延至今,竟然还不发放,这不是耽误了别人吗?真是太过分了!再说那落户的违约金,直接从三万涨到了二十万,这主意真是独出心裁,可这样一来,还有谁敢来?难道非得在我公司落户不可?难道只有我们公司最吸引人吗?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人才难道不是应当通过公司所提供的平台、晋升的机遇、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来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促使他们更乐意与公司共同成长吗?你若是只顾眼前利益,一味地驱逐老员工,又让新人才因高额违约金而却步,那么,究竟是谁将替你们付出辛勤劳动?面对这20万的违约金,我究竟是来此养家糊口,还是来此卖命?

贵公司的发展状况不佳,竟连一条退路都不留?难道是想把那些想要在此扎根的人逼上绝路,抑或是想将自己逼入绝境?那些高层中的所谓天才,你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若我身为博士,面对这样的落户政策,恐怕我的理智也会跟着崩溃,你这…总体来看,在2018年,明码公司接连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他们用资金投入了石家庄和成都的项目,也斥资购买了爱尔兰的资产;他们还热衷于一种策略:先大规模招聘员工,几个月后又大规模裁员,每人赔偿n+2的所谓聪明举动;然而,对于那些辛辛苦苦、脚踏实地为明码创造价值的基层员工,公司却无力发放年终奖,更不愿意为他们提高薪资。显而易见,这家名为明码的企业在对待员工权益方面表现出了“极度冷漠”的态度。目前来看,情况确实如此。

期待那些选择留下来的同仁们能够不断进步,同时恳请管理层关注员工的生活状况,若你能给予现有员工适当的奖励,他们定会以至少三倍的热情和成果来回报你,愿公司业绩持续攀升。

天胡牌被摔得支离破碎。首先得谈谈基层员工,他们勤奋努力,刻苦耐劳,兢兢业业地从事着基础工作,是一群非常出色的群体。然而,中高层的话语权却掌握在了一部分人手中,老板整天承诺着美好的未来,却对实际情况一无所知。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作为一位老总,竟然连业内知名同行的企业名称和竞争对手的名字都叫不出来?真是让人不禁黑人问号。公司的战略方向模糊不清,组织结构每隔几个月就进行一次调整。

全员大会更是连季报都不敢放出来了,业绩是有多差?员工在端午节能领到一盒粽子,中秋节则能得到100元的关爱通积分,但这并非现金…具体能用来兑换什么,大家不妨发挥想象力,至于团建活动,几乎没有,中高层文化就是默默工作的人不受重视,而那些爱吹嘘的人却备受推崇,这导致很多人离开了公司,这一年的公司变动,大家都看在眼里,许多老员工在其他公司过得风生水起,每当人们询问起明码的现状,总是满怀叹息。我对明码情有独钟,期盼其日益壮大与完善,深信众多资深员工持有相似看法。公司并非全然无优点,众多可亲且杰出的同仁在默默奉献,这让人倍感温馨。然而,企业文化颇为糟糕,高层战略模糊不清,裁员行为尤为卑劣(年底大规模裁员,美名其曰业务调整亿康基因的骗局,人数众多,真能堵住众人的嘴吗?),管理模式极度混乱,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红杉资本和淡马锡投入了巨额资金,原本一手好牌却打得一塌糊涂。真不知道新投资的那个爱尔兰项目能否为明码带来一线生机,唉……

此外,我对甲醛有些抱怨,因为办公室装修不久我们就搬了进去,结果发现甲醛含量超标。几个月过去了,我们一直忍受着这种气味,现在有些房间里的味道仍然很浓重。有人向老总抱怨,得到的回应却是你们怎么这么娇气呢?呵呵呵。

致尊敬的明码公司总经理:信件内容极为诚恳……公司里的每位员工都表现得相当出色,我们真心期盼能够更换一位新的总经理。

看起来似乎,即便在大公司工作,也不一定能够确保安全,而且还会面临相当的经济压力,采取断臂求生的策略,实在是出于无奈。

创业之路充满挑战,即便是那些享有盛誉、规模庞大的创业企业也难以轻松应对,更不用说那些规模较小的创业公司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