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班社会语言仪表仪态我知道教案+PPT及活动过程
中大班社会语言《仪表仪态我知道》
教案+PPT
教案展示
活动目标:
l增强防拐防骗的意识。
l初步了解常见的诱拐套路以及防拐知识。
l能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应对拐骗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包括:“警察捉拿罪犯”的对话音频和图片素材;“识别坏人诱骗伎俩”的对话音频以及相关组图;“了解防范拐骗知识”的对话音频和相应组图。
活动过程:
l知道什么是拐骗。
播放音频及图片“警察抓坏人”,引导幼儿知道什么是拐骗。
——图片上的警察叔叔在做什么?(抓坏人)
——猜猜他为什么会被警察抓走?(偷东西、抢东西、骗人……)
——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呢?快去看看吧。
这个恶人企图将孩子们诱拐,幸亏警察叔叔及时察觉,那么,你们能理解诱拐的含义吗?
小结:所谓的拐骗,指的是不法分子将我们诱骗至不熟悉的人身边,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亲人、师长或其他相识之人。
l了解四种常见的诱拐套路及防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防骗小知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往往会使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手段来诱骗小孩子,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种情况。
播放“坏人的诱拐手段-1”对话音频和组图,旨在让幼儿了解坏人可能冒充熟人进行诱拐的行为,并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
播放对话音频并展示相关组图,旨在让幼儿认识到在家时可能遭遇不法分子假扮熟人进行拐骗的情况。
——这位叔叔说自己是谁?(爸爸的朋友)
——贝贝有给他开门吗?(没有)
贝贝究竟是如何表达的?让我们一同来探究一番。(请稍作等待,我将去请父母前来开门。)
在家休息时,若有人敲门,应及时告知父母有访客到访,由他们决定是否开门。若父母不在家中,切勿随意开启房门。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会教导孩子们认识到,可能会有不法分子假扮成熟人,试图诱骗他们。
若你在幼儿园或街头遇见那些自称为父母好友的人,且你之前曾与她有过一面之缘,你会有意跟随她吗?
总结:父母亲承诺会来接你,他们必定会履行承诺。若有人陌生地靠近你,试图带你离开,即便你曾见过他,也绝不应轻易答应。
播放“坏人的诱拐手段-2”对话音频和组图,旨在教育幼儿了解坏人如何利用善良的本性进行诱拐,并教授他们相应的防范措施。
这位奶奶想要贝贝协助她做些什么?(因为她不清楚超市的具体位置,希望贝贝能指引她前往。)
——贝贝是怎么说的?
——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找你帮忙带路,你会答应吗?
总结:遇到陌生人向你寻求帮助或询问路线时,务必保持警惕,因为成年人不会向小孩子寻求帮助,这些人很可能是有不良意图的。只有成年人或警察才有能力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援助。
播放“坏人的诱拐手段-3”对话音频和组图,旨在让幼儿了解坏人如何利用物质诱惑进行诱拐,并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位哥哥想和贝贝一起做什么?(踢球)
——贝贝是怎么回答他的?
——若遇到陌生人邀请你一同游玩,或是请你享用食物,你将如何应对?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陌生人赠送的物品不可食用,亦不可接受,因为这些人可能利用这些物品对我们造成伤害。若遇到不熟悉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邀请我们游玩,必须先征询家人的意见。只有得到他们的同意并一同陪同,我们方可前往。切记,绝不可单独跟随他人外出!
播放对话音频及展示组图“坏人的诱拐手段-4”,以此教育幼儿了解坏人可能采取的强行绑架手段,并教授他们相应的防范措施。
——这个阿姨在干什么?(抱走贝贝)
若你在行走途中不幸遭遇有人意图强行将你带走,那么应当如何采取行动来确保自身安全呢?
——看看贝贝是怎么做的?
有时候,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可能会在父母没有留意的时候,突然将你带走。这时小朋友防骗小知识,你需要大声呼喊求救,并且可以将手边的物品抛向地面,制造出声响,以此吸引周围人的注意。通过这种方式,他人才能意识到你遭遇了坏人,需要援助。
l思考遇到拐骗时的正确做法,巩固知识。
播放“防拐防骗我知道”这一音频和图片组合,旨在指导孩子们在遭遇拐骗时能够正确应对。
——瞧,有一些小朋友也遇到奇怪的事情了,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骗子找了什么借口?他/她想让小朋友做什么?
——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小朋友脱离危险呢?
活动延伸:
l日常活动
在转换阶段,向孩子们展示《不要和生人走》等安全教育短片,以此提升他们对于防止被拐骗和诈骗的警觉性。
l家园共育
教师们可以在“幼师贝壳”小程序中获取《防范拐骗倡议书》并分发给家长们。此举旨在让家长们认识到儿童易受诱拐的常见手法,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并与家长们携手共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空间。
PPT部分展示
免费领取方式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